第11部分(第4/4 頁)
有了這些編碼,雞蛋質量只要有半點問題,有關部門就會順藤摸瓜,一直追查到飼養場或雞籠。
為每個雞蛋打上編碼,看似煩瑣,但作用不小。一方面,它能保證雞蛋的質量,編碼在手,解決問題就容易許多;另一方面,它能規範生雞行業的標準,使飼養企業努力打造自己的信譽和品牌。消費者可根據情況自由選擇,明碼消費。
編碼就像雞蛋的“身份證”,給生產者上了一道“緊箍咒”,使各項工作都不敢馬虎。同時也使後續管理工作的操作性更強。
以定量法強化操作
人一般都有思維定式。所謂思維定式,就是固有的思維方式。很多事情一旦形成思維定式,就容易一條衚衕走到黑。
而定量思維,就是用“量”來強化我們的思維,達到預期的效果。
如在社交場合,記住別人的名字是很重要的。有人認為,初次見面,多記幾遍別人的名字就能記住了,這是定性思維。但如果是給自己定下目標,初次見面的一分鐘內,讓自己將對方的名字記5遍。這就是定量思維。
定量對於執行到位是非常重要的,這也就是要有目標管理。
目標管理的基礎就是量化:把具體目標定量化,將一個大的目標分解成數個小目標,明確到每個人身上。
這樣一來,操作就容易到位。
在這一點上,我們不妨借鑑一下海爾集團推行的做法,如“妙用‘資源存摺’”:
在海爾集團中試事業部資訊塑膠分廠噴塗車間,噴漆工劉忠計的工位上掛著一張每天都更新資料的“資源存摺”,上面的資料顯示:
2002年12月29日,他給25英寸電視機前殼噴漆時,油漆的“額定用量”是11�87千克,而他的“實際用量”是11�96千克,摺合成金額,虧損6�75元,按10%兌現,當天他欠企業0�675元。
越有操作性,執行越到位(4)
2003年1月5日,油漆的“額定用量”是18�78千克,而他的“實際用量”是13�91千克,到當年已經累計掙到了45�55元。
原來,員工的“資源存摺”和“銀行存摺”是一個理,也有“貸方”和“借方”。
貸方是企業,上面記錄著企業按操作標準應該為員工提供多少資源;借方是員工,上面記錄著員工在實際工作中使用了企業多少資源。借貸相抵,得出一個數,便是這個員工收入的盈虧數了。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