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4�應該警示和避免的問題:
工作中的自以為是:
①我們現在已經比別人要好了,出點問題是不可能避免的;②部下已做好,現在沒問題了;③這件事我已經通報處罰了,問題肯定解決了;④這個是某某提供的,他是我部門專門負責此事的人,資料肯定不會錯。
工作中的藉口:
①我已經給部下安排好了;②我現在非常忙,沒時間去管這件事;③這個問題是某某負責,我不清楚;④這個問題部下已經向我彙報了;⑤現在制度規定是這樣,我只能這樣做;⑥安排了,不等於聽明白了、不等於記住了、不等於懂了、不等於認同了、不等於做了、不等於做對了、不等於習慣了、不等於落實到體系上了、不等於做好了、不等於成為SBU。
用問題檢驗自己工作是否做到位,其細緻和可操作的程度,就像教人走路該先邁哪隻腳一樣。
“不等於……”這一連串的否定,就是告訴員工,所做的工作,只有達到了預期的目標,才算是執行到位,而不是交代下去了,事情就做完了,執行就到位了。
這比起只知道吩咐“你應該如何如何”,而不告訴具體到底應該怎麼做的“教條主義”要簡單明瞭、可操作性強得多。
這種具有操作性的方法,不禁讓我想起韓國人的“地鐵經”。
在韓國,坐地鐵只要記住“跟著色彩走,聽到音樂換,記住數字下”,就可行走自如。可見韓國路政部門下了多大工夫,告訴不熟悉的人們“該怎麼辦”。
首爾有近十條地鐵線路,每一條線路都用不同的顏色表示,從進出口站的標牌開始,一直到站臺到車廂,色彩均保持一致。假如你只坐某一條線,認準某種顏色就行了。而如果還要換乘,那也只需認準其他線路的顏色就不會搞錯。
所謂“聽到音樂換”,是因為地鐵廣播裡,凡是到換乘站時都會有音樂或是悅耳的鳥叫聲響起,以此來提醒乘客,以免錯過。
那什麼是“記住數字下”呢?
首爾地鐵的每一個車站都有一個編號。拿3號線來說吧,從“大化”到“水西”一共有39個站,大化為310,水西是349。只要看準自己是往數字小的地方去還是往數字大的地方去,首先方向就不會錯;上車以後只要記住下車那一站的數字,即使你不會韓語,也萬無一失。
如果在地鐵中只是用各種語言標識告訴你該怎麼換乘,在哪裡可以下車,這樣既不方便,也耽誤時間。遇到不懂韓文或英語的人,更是一大難題。
而使用色彩、數字和音樂這種引導式的服務,則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即使不懂韓語的人,也能自如地在地鐵中穿梭。
這是否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呢?
越有操作性,執行越到位(2)
其實,在執行中,告訴下屬實際操作方法更重要,這樣他們才會真正懂得該“怎麼做”:
(一)不要總是跟員工說,“你應該……”,時間長了,不僅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會讓員工產生逆反心理,憑什麼非得這麼來,我換一種方式呢?
(二)少一點“應該”,多一點“怎麼辦”。一些更具有操作性的方法,可以讓工作變得更有效率,避免產生矛盾,執行起來才會更到位。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明“應該”和“怎麼辦”的區別。
比如讓文秘去影印資料。
“應該”的方式是:“去將資料影印一下。”
而“怎麼辦”的方式是:
“你去將明天上午和法國公司談判的資料影印一下,資料一共3份,包括:①我們公司的介紹;②有關這次市場調查的資料包告;③合作的可行性分析報告。3份資料各影印20份,然後將它們裝訂好,裝進20個資料袋中。”
這樣的方式看起來似乎比較麻煩,但卻非常有效。當然,並不是每一件事都需要這麼做,但遇到重要的執行,這樣的事先溝通就顯得很有必要。
(三)下達命令和任務時,表述儘可能直觀、簡單明瞭。
以KISS法強化操作性
KISS法是美國線上的CEO凱斯提出的。它的含義有兩點:
①Keepitsimple——使它簡單化;
②Keepitstupid——使它易懂。
任何複雜的事情都可以簡單化;任何難懂的東西都可以淺顯易懂。
用KISS法,使事情簡單易懂,是強化操作性一種方法。增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