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解的意思可能完全不同。就拿“命令”(Order)這個詞來說,花幾分鐘想一想,然後寫下對於你它意味著什麼?“命令”(Order)
你可能寫出15個定義中的任何一個,或許能寫出更多(見附錄5)。我們經常認為我們“理解”了一個詞,其實並不完全。關於“敲打”(Strike)一詞,你能寫出它有多少含義嗎?“敲打”(Strike)
“敲打”(Strike)這個詞有13種定義和18種含義,其中一些列在附錄5中。
詞彙的運用,有時能使交流變成一件不確定的事情。因而在選擇詞彙時,我們要注意符合6C原則。所謂6C是Clear,Concise,plete,Courteous,Correct,Concrete,即∶清楚、簡明、完整、禮貌、正確、具體。
用詞必須要清楚,你必須清楚你想要表達的想法和想要傳遞的資訊,選擇那些能夠清晰地表達你的想法的詞彙。
應用KISS(KeepItShortandSimple)準則,用詞要簡明。使人們不失去興趣,保持注意力。人們一次只能記住7條資訊(加2或減2),所以一次不要給予太多的資訊。
同時所給予的資訊要儘量完整,透過詢問檢查理解的情況。注意別人的肢體語言,以此為線索,把握你所給予的資訊是過多還是不夠。
因為行為產生行為,所以要選擇禮貌的詞彙。選擇正確和具體的詞彙是為了避免混淆。如果你有足夠的理由認為你的意思和意圖被誤解,那麼必須澄清它。澄清你的意思、目的和期望,不要留下讓人猜測的機會。利用反饋,檢查你得到的反饋是否符合你傳遞資訊的意圖。
選擇適當的語速,清晰地表述
選擇那些詞義清楚、簡明、完整、禮貌、正確、具體的詞彙,以適當的語速清晰地表述,以便理解。
稱呼他人的姓名
名字是一個詞,但是按照戴爾;卡耐基的解釋,對每個人來說,最熟悉、最親切的是自己的名字。
用人們的名字來引起他們的注意,這使得他們感覺與你更親近,更容易接受你的資訊。但是不要用得過度,太頻繁地使用一個人的名字,就成了一種無意義的技巧。
太頻繁地稱呼別人的姓名會讓人覺得你居高臨下。
使你的詞彙精確、好記、有活力
所有這些將幫助你傳遞出去的資訊與別人理解的意思相一致。接下來的任務是,你選擇的詞彙要有說服力、生動、有活力。下面是你要做的6件具體的事情。
使用有力的詞彙
當我們聽到這些詞彙時,我們知道它們是軟弱的詞彙:可以有可能或許
可能大概好像
如果也許很快我們也知道一些軟弱的短語:
看起來是。我已盡全力了,但……我會明白我所做的。
我會嘗試。她會好的。如果一切都不正常……
聽起來沒問題。“我會盡量在星期五把它做好。”或許這句話會被當作“我在星期五之前把它做好。”如果那是我們的意思,為什麼不直接說呢?我們應當儘可能的具體,並對強有力的話負責。
如果你聽到類似這樣的話,要進一步詢問對方真正的意圖是什麼,然後再估計他們是願意為某事負責還是會把它推到一邊。
用直觀教具支援你的詞彙。邊展示邊交流。如果聽某事,大概能夠記住10%~15%;而如果我們看,我們能夠回憶起30%~35%,如果兩者結合我們就能夠記住絕大部分。
這裡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統計,83%~87%的事物是透過視覺進入我們大腦的,僅有11%是透過聽覺進入大腦的。而且透過視覺,能夠增加詞彙的活力。事實上,你能為準確而難忘的交流調動各種感覺。
演示。重複演示,這能使人們確切地看到發生了什麼事,以及事情發展的經過。這樣的溝通將更加令人難忘。
具有故事情景的事件和一些特殊事例是很容易記憶的,人們能夠複述和回憶起這些故事,但是不太容易複述那些講得很簡單的資訊。
與別人的談話方式相匹配
正式非正式
專業用語日常用語
長詞短詞
正規通俗
人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講話方式。如果你能用一些別人非常熟悉的詞彙,那麼你所說的內容就很容易被別人理解和接受。
使用別人的“語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