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多元化戰略,本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在選擇判斷機會的時候,不 能脫離自身的能力與條件太遠,這些能力包括企業的核心業務,包 括資金,也包括人才與管理。德隆集團選擇進行的事情太多了,這 樣它的家底就太空虛,以至於只要一個環節有風吹草動,它的整個 企業群就會塌下來。唐氏兄弟在企業規模化經營的拐點上,最終也 沒有逃離線會的誘惑。他們的結局有些像在高深莫測的洞穴覓得珍 奇寶物的尋寶者,如果你只是拿取一、兩件寶物,或者還能夠順利 離開深洞。但是,假如你拿取太多,渾身披掛,最終就會被淹沒在 深洞裡而人財兩空。在企業規模化經營的拐點,企業家不僅僅要選 擇正確的機會,而且要學會放棄。取捨之間,全憑定力。而定力從 哪兒來呢?明確的目標和知己知彼。否則,誘惑很多。
中國彩電行業2004年的全行業虧損和失利於洋品牌的捲土重 來,究其原因也有企業多元化戰略的不合時宜。在1998年時,中 國彩電行業彩電年銷售收入最多的廠家也不足百億元。這說明中國 的彩電廠家在自己核心業務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而在這個時 候,幾乎所有的中國彩電廠家都選擇了多元化,它們進入空調、冰 箱這樣的所謂白色家電領域。我想它們一定有很多進入這些領域的 理由,但是,無論有多少理由,它們在彩電業務上的專注度都必然 削弱,這些彩電廠家在核心業務方面的競爭能力也必然受到影響。
這客觀上也成為2004年彩電全行業虧損的一種必然。在2005年9 月,一向以不打價格戰而保持其市場高階形象著稱的青島海爾集 團,其控股的香港上市公司也宣佈本年度前8個月業績虧損。雖然 不是海爾集團的彩電業務,但我想多少也會與海爾集團的多元化戰 略有一定聯絡。
多元化戰略不一定是中國企業規模化經營的必經之路。中國本 土市場是世界最大的市場,我們做好一件事都能做出世界500強, 何況我們還可以進入全球市場。中國人每人每天喝一杯牛奶,可能 等於義大利每人每天喝一大桶牛奶,那就可以培育出一個帕馬拉 特。問題不在於我們是否一定要選擇專業化道路去實現規模經營, 或者一定要多元化戰略,問題的本質還在於我們最終的競爭能力。
競爭能力的強大是需要專業和專注的。而保持專業與專注十分關鍵 的一條是:我們在拐點出現的時候怎樣抵擋誘惑? 在這方面,廣東的格蘭仕集團和浙江的一些企業則更加令人尊 敬,我國臺灣省的企業也同樣令我們尊敬。浙江的一些企業有時候 會讓你尊敬到懷疑他是否過於保守和胸無大志。譬如說,一個資產 數億元甚至數十億元的企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在那裡只生產 銷售一種產品,例如打火機之類,除此之外就不再經營別的什麼東 西,這甚至會讓人很難理解。浙江這些企業是一種把一個行業做到 窮盡、做到極致的做法。我們可以不欣賞它,但沒辦法不佩服它。
那需要多麼高強的定力呀!我在和一些這種型別的浙江企業家接觸 時,會與他們開玩笑說:“你們浙江老闆厲害,小生意大買賣,坐 懷不亂,持久戰。”定力,是這些企業的一大本領。
§虹§橋書§吧§。
第20節:第六章(1)
第六章
結論:保持預見,提升能力,主動變革
第六章 結論:保持預見,提升能力,主動變革
保持預見、提升能力、主動變革是每一個企業突破拐點需要遵循的原則。
而企業領導人的位置高度對企業突破拐點的作用至關重要。
我在5年之前便有了要寫作本書的想法。從那個時候開始, 我進行了大量的案例準備。我積累的案例80%是我自己深入企業 得來的。我寫作的最後一本書是在1998年。從1997年開始,我到 過300家以上的中國企業。在中國,專門 研究企業能夠達到這樣一個數字的人,我也許是第一個。這300家企業中有一半左右用 時不多,但均與該企業老總有過專門會談。另外一半則更加深入 一些。有100家左右的企業,它們的董事長或者總裁與我保持著 長期關係。
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是我知道自己面對著巨大挑戰。首先, 在商學院的研究生課程中,在書店的書架上,有關戰略管理的教 材、書籍已經多如牛毛,它們已經給我們提供了非常系統、非常 豐富的理論,包括進行戰略論證和分析的工具與方法。包括全球 知名的戰略諮詢公司,它們此刻正以昂貴的收費為中國那些想要 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