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地解除深刻的無聊,但至少可以使人免於淺薄的無聊和淺薄的滿足。真正的創造者是不會滿足於自己既已創造的一切成品的。在我看來,一個人獲得了舉世稱羨的成功,自己對這成功仍然不免發生懷疑和厭倦,這是天才的可靠標誌。
1991.2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從“多餘的人”到“局外人”(1)
自古以來,人一直在向世界發出呼喚,並且一直從世界得到回答。事實上,人是把自己的呼喚的回聲聽成了世界的回答。可是,直到一個多世紀前,人才對此如夢初醒。於是,一個新的歷史時代拉開了帷幕。
一個能夠回答人的呼喚的世界,實際上就是一個上帝。現在,世界沉默了,上帝死了。
當人的呼喚第一次得不到世界的回答,世界第一次對之報以毛骨悚然的沉默的時候,人發現自己遭到了遺棄。他像棄婦一樣慟哭哀號,期望這號哭能打動世界的冰冷的心。但是,覆水難收,世界如此絕情,只有淒厲的哭聲送回棄婦自己耳中。
這時候走來一位哲學家,他勸告人類:命運不可違抗,呼喚純屬徒勞,人應當和世界一同沉默,和上帝一同死去。
另一位哲學家反駁道:在一個沉默的世界上無望地呼喚,在一片無神的荒原上孤獨地跋涉,方顯出人的偉大。
渴求意義的人突然面對無意義的世界,首先表現出這兩種心態:頹廢和悲壯。它們的哲學代言人就是叔本華和尼采。
還有第三種心態:厭倦。
如果說頹廢是聽天由命地接受無意義,悲壯是慷慨激昂地反抗無意義,那麼,厭倦則是一種既不肯接受、又不想反抗的心態。頹廢者是奴隸,悲壯者是英雄,厭倦者是那種既不願做奴隸、又無心當英雄的人,那種驕傲得做不成奴隸、又懶惰得當不了英雄的人。
厭倦是一種混沌的情緒,缺乏概念的明確性。所以,它沒有自己的哲學代言人。它化身為文學形象登上19世紀的舞臺,這就是俄國作家筆下的一系列“多餘的人”的形象。“多餘的人”是拜倫的精神後裔,這位英國勳爵身上的一種氣質透過他們變成了一個清楚的文學主題。
我把厭倦看做無聊的一種形態。這是一種包含激情的無聊。“多餘的人”是一些對於意義非常在乎的人,但他們在這個世界上找不到他們所尋求的意義。當世人仍然滿足於種種既有的生活價值時,他們卻看透了這些價值的無價值。因此,他們鬱鬱寡歡,落落寡合,充滿著失落感,彷彿不是他們否定了既有的意義,倒是他們自己遭到了既有意義的排斥。這個世界是為心滿意足的人準備的,沒有他們的位置。所以,他們覺得自己是“多餘的人”。
從萊蒙托夫的《當代英雄》出版、第一個“多餘的人”形象畢巧林誕生之日起,恰好過了一個世紀,加繆的《局外人》問世。如果把默爾索對於世間萬事的那種淡漠心態也看做一種無聊,那麼,這已經是一種不含激情的無聊了。從“多餘的人”到“局外人”,無聊的色調經歷了由暖到冷的變化。
人一再發出呼喚,世界卻固執地保持沉默。棄婦心頭的哀痛漸漸冷卻,不再發出呼喚。這個世界不僅僅是一個負心漢,因為負心猶未越出可理解的範圍。這個世界根本就不可理解,它沒有心,它是一堆石頭。人終於發現自己面對的是一個荒謬的世界。
籠罩19世紀的氣氛是悲劇性的,人們在為失落的意義受難。即使是叔本華式的悲觀哲學家,對於意義也並非不在乎,所以才力勸人們滅絕生命的激情,擺脫意義的困惑。然而,悲觀主義又何嘗不是一種激情呢。到了20世紀,荒誕劇取代了悲劇。對於一個荒謬的世界,你有什麼可動感情的?“局外人”不再是意義世界的逐兒,他自己置身於意義世界之外,徹底看破意義的無意義,冷眼旁觀世界連同他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遭際。不能說“局外人”缺乏感情,毋寧說他已經出離感情範疇的評判了。。 最好的txt下載網
從“多餘的人”到“局外人”(2)
試以畢巧林和默爾索為例作一個比較。
愛情從來是最重要的生活價值之一。可以相當有把握地斷定,厭倦愛情的人必定厭世。畢巧林確實厭倦了。他先是厭倦了交際場上那些貴婦人的愛情。“我熟悉這一切——而這便是使我感到枯燥乏味的原因。”後來他和一個土司的女兒相愛,但也只有幾天新鮮。“這蠻女的無知和單純,跟那貴婦人的妖媚同樣使人厭倦。”他在愛情中尋求新奇,感到的卻總是重複。他不可能不感到重複。厭食症患者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