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現場簡況
《贏在中國》第二賽季晉級篇第五場,評委:熊曉鴿、史玉柱、馬雲。
現場回放
王嵩:這是一個廣告氾濫的時代,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你真正想要的資訊卻找不到,這就造成了廣告資源的巨大浪費,很被動,因此很多人不願意投廣告。我發現了這樣的機會,透過這樣的技術搭建一個平臺,可以解決廣告互動和低效的問題。
馬雲:都是江南春惹的禍,全國人民都開始設計各種各樣的廣告模式。全國到處都是廣告,大家都反感,你怎麼解決?
王嵩:我們的觸控一體機有以下幾個作用:第一,可以透過這個一體機下載很多MP3、MP4歌曲;第二,可以完成便民的服務,比如交水電費,買賣股票、彩票等;第三,可以看到很多城市資訊,比如政府公告、旅遊資訊等。
史玉柱:江南春的分眾廣告是逼著人看,在電梯裡你只能看牆上的廣告。跟它的模式截然相反,你這個觸控一體機是靠吸引大家來看。
王嵩:對,我靠吸引。因為使用者想用這些功能,所以會主動過來檢視。分眾那種模式是強迫別人去看,比較被動,不容易被大家所接受。我這個模式也有一定的強迫性,當你在使用觸控一體機的時候,上面一直在放廣告,你必須得聽,必須得看,這是避免不了的。
馬雲:你說你改變了廣告的商業形式,這是什麼意思?改變商業形式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商業價值,你提升了哪些價值?
王嵩:舉一個例子,馬老師今晚在家上網搜尋數碼相機的品牌,第二天早上你就可以在我的觸控一體機上看到數碼相機的資訊。
馬雲:為什麼?
王嵩:透過IP可以查到。
馬雲:你查我的IP地址?
王嵩:我們可以透過百度和google網站合作,瞭解到你IP地址的資訊。
馬雲:如果有人將我上網的資訊公佈出來,我一定告他,這是隱私問題。我還是問,你這個廣告形式提升了什麼價值,不要為改變而改變,你改變商業廣告形式的目的是什麼?
王嵩:目的就是讓大家主動地看我的廣告,讓這個廣告互動起來,而不僅僅是一個電視螢幕,或者被動地看,每次強迫去看。
馬雲點評
你的專案充滿著紅海。科技型和學者型創業人才經常過分關注技術,一個技術接著一個技術,如果最後不成功就說這個技術不夠好。不要因為某個技術而去推廣,很多人掌握技術之後感覺很神,然後找人推廣。你必須先去了解市場的需求和客戶的需求,然後再去找相關的技術解決方案,這樣成功的可能性才會更大。史玉柱評委講到對你的話無懈可擊,我也感覺無懈可擊,技術人員講技術的時候都會非常好,因為我們也聽不懂。但是隻有技術人員真正明白,你的技術解決了什麼問題,創造了什麼獨特價值,你才能夠真正做強做大。
最核心的問題是根據市場去制定你的產品。
最核心的問題是根據市場去制定你的產品,關鍵是要傾聽客戶的聲音。
現場簡況
《贏在中國》第一賽季晉級篇第五場,評委:熊曉鴿、吳鷹、馬雲。
案例分析:
佟先生,某洗衣機公司總經理,廣東人,50歲,創業前,是一家機械廠的工程師。
1987年,佟先生和自己最好的朋友林先生,在廣東佛山市創辦了一家洗衣機公司。第二年,產品上市供不應求,來自全國各地的經銷商在外排著長隊等待下訂單。到1989年末,第二年全年的預測產量都已被訂購一空。佟先生領導他的生產團隊夜以繼日地擴大生產。1996年,公司股票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掛牌。
但好景不長,競爭對手大量湧現。為此,1997年,公司成立研發部,以保持產品競爭力。
清華大學博士後劉女士領導一個團隊研發一款超薄型洗衣機。2000年1月1日,新產品按計劃推出,它更小、更輕、更省水,但由於附加了乾衣功能,新產品比同類產品貴25%,經銷商和零售商不願意銷售,與此同時,公司的一個競爭對手在2000年2月推出了類似的型號,聲稱有改進的乾衣系統,而且更便宜。
新產品滯銷,這使公司的市場份額急劇下降。
目前公司75%的產品都是由14家經銷商完成的,如果有人轉向競爭對手會非常危險。另一方面,和佟先生一起創業的林先生是銷售部的負責人,他擔心公司銷售隊伍的穩定,因為銷售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