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91公分,93公斤。作為控衛,身高和強壯度都屬於上乘——這兩點恰好是艾弗森欠缺的。然而,他缺少艾弗森擁有的一切:速度、運動能力,天分。
四年的大學時光,把他雕琢成了一個學究型的控衛,就差一副厚片眼鏡了。他的職業生涯一共只投進過55個三分球。大多數時候,他老成持重地推進到前場,觀察,思考,指揮佈局,精確地把球分給跑動中獲得空擋的隊友。偶爾,他會一個箭步閃進內線,完成一個簡潔的打板上籃,急急忙忙就像一個任務繁重的快遞員。
他能在NBA立足,有80%的因素在於他的防守。他的對球防守堪稱一貼膏藥,判斷、卡位和無球跟隨,都屬於上乘。以積極性和思考補上速度之不足。他的身高和體格,讓他可以在防守對方1、2號位之間隨意切換。當然,對明星控衛,他缺點速度;對超級得分後衛,他缺一點身高。他的平民姿態,讓你覺得似乎隨時可以把他甩在一邊,有時還順便踩上一腳,但一眨眼後,他又會板著那副陰沉沉的臉,跟在你的身後,就像陰魂不散、索要簽名的球迷。
他的硬朗、草根特性、固執、積極和聰慧,都很合拉里·布朗平民鐵軍的胃口。但他初來之際,不過是第二控衛。世上最可憐的,莫過於給艾弗森這樣每場跑滿40分鐘的鐵人做替補。斯諾只能在艾弗森縱橫捭闔之後,上場吃一點殘羹剩飯的出場時間。
1998年初,拉里·布朗繼續試驗著各種陣容的排列組合,希望找到最優配置。進入2月,他最後試驗了艾弗森、傑克遜、拉特里夫、威瑟斯彭、科爾曼的首發,可是球隊卻給出一個糟糕的七連敗。2月11日,主場對小牛,比賽只餘5分鐘:76人71比85落後,八連敗近在咫尺。頹喪已極的觀眾開始離場。布朗看了看記分牌:
死馬當作活馬醫,賭一下吧。
斯諾上場,和艾弗森搭檔後場。乍看這是雙控衛。斯諾負責推球過半場策動進攻,艾弗森轉任得分後衛,放手進攻。
5分鐘內,76人完成了壯麗的20比5的高潮。斯諾在短暫的12分鐘時間內4次助攻無一次失誤。艾弗森16投10中,最精彩的幾記三分球都留在了最後時刻,全場27分。
重要的並不只是這一場勝局,而是拉里·布朗從中窺得的真相。斯諾和艾弗森同時上場,這一創舉背後,隱藏著76人的正確方向。
斯諾開始得寵。他的比賽時間逐漸上升到每場20分鐘以上,偶爾達到30分鐘。雖然一直沒有獲得主力位置,但布朗已經把握住了球隊的方向。威瑟斯彭、吉姆·傑克遜在2月被交易離隊,1995年狀元喬·史密斯到來。76人一時雲集了1990、1995和1996年三位狀元。
但最關鍵的變化,則在後場:麥基和艾弗森並列首發,斯諾擔當首席替補。麥基、斯諾的功能類似:他們都是雙能衛,都在防守端對付對手高大的得分後衛,而在進攻端負責策應、組織和掌控局勢。斯諾和艾弗森的後場配對,成為76人第二陣容的主流。
4。易位(2)
斯諾和艾弗森的易位,是布朗的創舉。在此之前,布朗一直著力於將艾弗森雕琢成他喜愛的控衛角色。但是,2月11日之戰使他有了新想法:由斯諾擔當主控,把艾弗森的個人攻擊能力最大化,這何嘗不是另一種方法?
賽季的最後一個月,斯諾的上場時間顯著增加:場均多達27分鐘,幾乎已經壓倒了麥基。而他也場均送出分和次助攻,回報了布朗的信任。
另一邊,阿倫·艾弗森也在經歷崎嶇的轉型。在斯諾打控衛風生水起的4月,改打得分後衛的艾弗森助攻數下降到本季最低的場均次,但是——
4月1日,21投11中30分讓華盛頓的球迷寂靜無聲;4月3日,20投10中21分9籃板7助攻的全面表現做掉快船;4月5日,25投14中36分8助攻把斯塔德邁爾的猛龍踢飛;4月8日,18投9中12罰11中30分打敗黃蜂;4月10日、11日背靠背客場兩連敗,但在明尼蘇達26投15中43分,在克里夫蘭15投10中32分;4月14日在亞特蘭大,整個4月第一次命中率低於50%,但依然有23投11中26分的穩定表現。
1998年4月,艾弗森場均得分是驚人的分,雖然比起一年前拓荒千里狂取40分時的單月場均分略有不及,但52%的命中率卻是他職業生涯從未有過的高效率——對任何球員來說,52%的命中率都足以令人瞠目結舌。
比資料更耀眼的,則是戰績:
1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