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第4/4 頁)
聯合。但在一次爭吵後,楊與晉東南
的共產黨分子發生接觸,他以前的一些學生在那裡很活躍。楊的邀請使這些
共產黨人直接滲透到冀南,以後楊在共產黨的事務中一直起著重要作用。
並非所有的國民黨軍隊都撤退了。在華北的一些小部隊或者進行了獨立
的抵抗,或者最終成為日本人的傀儡,或者與共產黨聯合。出生於滿洲的呂
正操選擇了後一條道路。他是南撤時脫離國民黨第 53 軍的一位團長,他率領
平漢鐵路以東的部下進入冀中平原。1937 年末,呂的部隊在日本人手中受到
很大的損失後,他與當地的和新到的共產黨人發生接觸。在共產黨人的幫助
下,他建立了一個抗日根據地,而且和楊秀峰一樣,1949 年後他在共產黨的
等級制度中升任重要職位。
活躍在華北的共產黨人比人們通常瞭解的要多。到 1935 年,對共產黨人
的鎮壓幾乎使這個黨失去活力,許多共產黨人和其他活動家被關在北平、濟
南和太原的監獄中。1936 年春,劉少奇掌管了中共華北局。日本的壓力、高
漲的民族主義浪潮和統一戰線政策導致了更多的寬容,而到了夏天政治犯被
悄悄地釋放了。發展黨員在加快。甚至在戰爭開始前,就有 5000 多名黨員在
華北局管轄之下。①
幾個月後當戰爭爆發時,這些黨員大部分在自己的家鄉,準備組織地方
抵抗力量和迎接來自八路軍的同志。他們的行動,匪幫和散兵的搶劫,以及
地方村社為提防這些掠奪者所作的努力——這些構成了“自發動員”的大部
分,這是由日本入侵的最初震動造成的。“有證據足以無庸置疑地得出這樣
的結論,就是地方上的抵抗力量不是自發形成的,而自發組織起來的力量也
不是為了抗日。”②支援這個結論的是,人們發現在那些最能直接感受到日本
侵略的地區——城市和連線城市的鐵路沿線——幾乎找不到任何有組織的抗
日活動。華北的絕大部分農民直到 1939 年才感受到日本人的存在,當時華北
方面軍將其綏靖活動擴大到鐵路地區以外。到這時,華北的主要根據地已經
卓有成效地建立起來了。
② 黎令勤:《日本軍隊在華北,1931—1941 年》,第 108 頁。
① 薄一波:《劉少奇同志的一個歷史功績》,《人民日報》(1980 年 5 月 5 日)第 2 版。
② 凱思林?哈特福德:《一步一步來:晉察冀邊區的改革、抗戰和革命,1937— 1945 年》(斯坦福大學,
博士學位論文,1980 年),第 118—119 頁。
根據地的建立
儘管領導權的鬥爭、高層政策和意識形態都很重要,然而如果沒有根據
地,中共將是一個沒有基礎的建築物,這是真的。毛生動地說,這些根據地
是“革命的屁股”,支援著它的全身。它們為黨和軍隊提供了庇護所,中共
力量最終依賴的人力、物力和群眾支援的源泉也都來自根據地。
1.陝甘寧(陝西-甘肅-寧夏的簡稱,即總部所在地或“延安地區”)。
從 1935 年 10 月長征結束毛到達時起,直到 1947 年 3 月其首府延安放棄給國
民黨人時止,這裡一直是中共的神經中樞。它作為中日戰爭前就存在的唯一
的根據地,提供了有關中共的最豐富而且易於得到的資料,也是外國觀察家
最經常訪問的中共地區——從 1936 年埃德加?斯諾的訪問(從而誕生了《西
行漫記》)到 1944 年末和 1945 年新聞記者、外國武官,和美國軍事觀察組
成員(“迪克西使團”,見下《美國與中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