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2/4 頁)
不反對民主,以及共產主義者與法西斯主義者在這方面是
否有很大的不同表示懷疑。關於中共在對付個人,對待審查制度,對待知識
和政治自由以及對待文學藝術方面的態度,他和他的同事都表示了某些保留
意見。這些自由主義的知識分子認為,如果說國民黨的工作在所有這些方面
缺點不少,那麼毫無疑問中共就更差。②沒有任何人願意去爭辯,中國共產黨
最終的目的決不是實現共產主義。但是他們不認為中共能夠透過武力去實現
① 錢端升:《軍人跋扈的中國政府》,香港《時代批評》,1947 年 6 月 16 日,第 2 — 3 頁。關於後來基於
同樣假設的學術論述,見齊錫生:《戰爭中的國民黨中 國:軍事失敗和政治崩潰, 1937—1945 年》。
② 伍啟元:《從經濟觀點論內戰問題》,《觀察》,1946 年 9 月 7 日,第 3 — 4 頁。
① 儲安平:《評蒲立特的偏私的不健康的訪華報告》,《觀察》,1947 年 10 月 25 日,第 5 頁。
② 儲安平:《中國的政局》,第 6 頁;張東蓀:《追述我們努力建立“聯合政府 的用意》,《觀察》,1947
年 4 月 5 日,第 7 頁;周鍾岐:《論革命》,《觀察》 1947 年 1 月 25 日,第 10 頁;餘才友:《論今天
的學生》,《觀察》,1948 年 4 月 24 日,第 18 頁。
它。
軍事上明顯的僵局因此被認為為雙方妥協,也為兩黨在其中能夠相互監
督的聯合政府提供了基礎。這個目標,馬歇爾將軍在 1946 年感到無望時就已
經放棄,而中國的那些既非共產黨又非國民黨的知識分子,卻在其後兩年多
的時間裡仍希望它能以某種方式實現。對於國民黨政府來說,其最終的結果
是,連它自己選區裡的主要團體都拒絕支援它與中共的鬥爭。在沒有使戰爭
似乎值得的改革的情況下,國民黨領導人已經無法逆轉公眾的結論,即他們
正在犧牲整個國家的利益,以便他們自己繼續掌權。即使如此,絕大多數始
終不渝地大聲疾呼贊成和平和政治改革的學生和知識分子,實際上並沒有拋
棄政府,直到其命運在戰場上被決定時為止。
共產黨力量的壯大
城市中國人向中共的政治授權因而意義是含糊的,不是直截了當地授予
的,而是作為對國民黨的不信任投票反映出來的。無論如何,見多識廣的城
市公眾都明白,中共日益增長的權力的真正源泉,在於其農村的社會和經濟
政策。尤其是土地改革,經常被引用來作為中共在農村的力量的基礎,它使
中共能在那裡“紮根”,而政府對於這種挑戰完全束手無策。
但是,與共產黨人自己的宣傳在很大程度上引起的流行說法相反,他們
對農民的吸引力並不只是以租佃收益為基礎。抗日戰爭期間,他們放棄了土
地改革,明顯地贊成更有節制的減租減息政策,這種政策的目的是促進所有
反對日本侵略者的階級的統一戰線。在直接受到敵人威脅的地區,為了達到
這一目的,甚至連減租都暫緩進行。但是在較為安全的地區,這一政策仍在
進展,儘管並沒有正式公開承認,在 1945 年以前,它包括對一份長長的清單
上的不平事項的抨擊。這些不平事項包括惡霸、低工錢、貪汙腐敗、不繳納
稅款、特務、土匪、盜賊甚至蕩婦。黨重新明確雙減政策就是要消滅農村中
“一切最臭名昭著的剝削”,不論是政治上的還是經濟上的。在 1937 年以後
共產黨擴充套件的主要地區華北,這是一個重要的發展,因為那裡的農民常常擁
有他們耕種的土地,租佃並不總是一個關鍵問題。
同樣重要的是用來貫徹這一政策的方法。清算鬥爭,或者說結清過去剝
削帳的鬥爭,1943 年以後成了執行黨的土地政策的重要手段,此後仍然如
此,在農民要求的基礎上,無論何種緣故的過去的剝削總數都按現金、穀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