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2/4 頁)
3 冊,第 1214 頁。
① 關於國民參政會,參見徐乃力:《國民參政會與中國戰時問題,1937—1943 年》。
② 張其昀:《黨史概要》,第 3 冊,第 1226—1227 頁;關於青年團的政治作用, 見易勞逸:《失敗的根
源:國民黨中國在戰爭和革命中,1937—1949 年》,第 89—107 頁。
③ 張其昀:《黨史概要》,第 4 冊,1731 頁。
① 因為一般地說,日本僅僅佔據了城市、鐵路沿線和沿海地區,其他省份,如廣東、福建、浙江、江西、
湖北和河南,相當大的地區或多或少仍在國民政府的管轄之下。
即把關鍵性的工業企業遷往內地。軍事工業,如飛機裝配廠,特別是南京、
武漢、廣東和山西的兵工廠,構成了 1937 年 8 月開始的重要的工業內遷的主
體。私營實業家們也受到催促,把他們的工廠遷離日本人的進軍路線。8 月
10 日,上海戰事爆發前三天,政府撥款給國家資源委員會,以幫助私人工廠
從該市轉移出來。戰火迅速趕上這些準備工作。146 家工廠重 15000 噸的設
備,隨同 2500 多名工人,甚至是在彈火紛飛下從上海遷移出來的。在戰爭的
這個早期階段,大多數內遷工廠的目地是武漢。但是,在許多機器還來不及
拆箱和工廠恢復生產前,武漢自身也危在旦夕了。於是,向內地的遷徙再度
開始。一些工廠橫越洞庭湖,船運到廣西或湘西;另外一些工廠則經鐵路運
往陝西的西安和寶雞。許多裝置放在木船上,拉縴溯長江而上。宜昌以西,
江水穿過狹窄而陡峭的峽谷曲折迴旋,這裡船隻時常由幾百個拼命用力而汗
流浹背的縴夫拖曳逆流前進。總共有 623 傢俬營工廠搬遷到未被佔領的地區
(其中大約 3/4 最終恢復生產)。武漢兩家大型然而陳舊的鋼鐵廠,包括漢
陽鋼廠,是這次轉運的主要部分(37000 噸)。另外,還有 119 家紡織廠重
32000 噸的機器,以及 320 家機器製造廠重約 19000 噸的機器。隨同這些工
廠遷移的有 42000 名技術工人,其中 12000 人是靠政府的財政資助來的。①
國民黨人曾把這次工業內遷,描述為中國人民英勇獻身的證據。雖然成
就是顯著的,但它的效果被大大誇大了。遷移機器的總數共約 120000 噸,相
對於當時擁有的工業裝置和國民黨中國的戰時需要,實際上都是無足輕重
的。更為重要的,假如政府事先就籌劃了這次工業內遷(因為政府早已預料
到要發生這場戰爭,它本可輕而易舉地做到),這項工作或許會更加安全和
更加廣泛地完成。實際上,工業內遷非但不能作為中國人民愛國主義的豐碑,
反而適足暴露謀圖私利達到令人痛心的程度。例如,當兵工廠搬遷時,不僅
機器、原材料和工人以及他們的家眷都裝船運送,而且工人們私有的每一件
物品,包括房門和窗戶都搬遷了。兵工廠的工人們為了有限的運輸工具互相
進行激烈的爭奪,有時甚至互相射擊。②私人實業家們受到來自政府保證賺錢
的誘惑。他們得到保證,在 5—7 年的時間內獲得 5—10%的利潤,並獲准低
息貸款和自擇廠址。③未得到這種有吸引力的許諾的大部分私人實業家,寧願
要香港或上海公共租界的舒適,而不願接受內地的艱苦和不安定。中國金融
家們同樣不理會政府要求把他們的投資轉移到內地的呼籲。億萬元的法幣閒
置於香港和上海,或者抽逃到美國。於是,有些中國人表現了一種愛國獻身
和民族團結的模範精神;但大多數實業家和金融家覺得,中國的抗戰事業與
他們個人很少或者沒有關係,並且對政府的戰爭公債很少信任。他們不願讓
愛國主義使他們的商業本能變得遲鈍。①
① 《戰時後方工業是如何建立的》,《新世紀月刊》,1944 年 3 月 15 日,第 10—13 頁;李紫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