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頁)
。
① 陳振漢:《政府、銀行、學術機關與復興農村》,《國聞週報》,第 10 卷第 46 期 (1933 年 11 月 20
日)文章,第 4 頁。
① 楊格:《中國的建國成就》,第 310、396—399 頁。
② 約翰?K。張:《共產黨統治前中國的工業發展:定量分析》,第 119 頁;艾布 拉姆?伯格森:《蘇聯計
劃經濟》,第 84 頁;《美國統計摘要,1929 年》,第 367 頁。
加量與更先進的工業國家相比,以及與中國的實際需要相比,依然是很小的。
不過,鑑於 30 年代影響中國經濟的各種不利因素——世界經濟蕭條、內戰及
日本侵略等的影響——南京的 10 年居然出現了工業增長,實出意外。
國民政府在 30 年代對中國工業發展的影響,是引起熱烈爭論的話題。例
如,經濟學家約翰?K.張堅決認為增長是政府採取“誘導增長的措施”的結
果。③與之相比,道格拉斯?帕烏夫則說中國經濟在南京的 10 年停滯不前,
“政府在 1937 年比 10 年前更無能力促進經濟的發展”。④
帕烏夫所持中國經濟工業部門停滯的論點不再能支撐下去,但是約翰?K.
張所持工業增長是政府政策所致的結論也令人懷疑。的確,政府曾進行若干
改革,有助於奠定統一的、現代的經濟制度的基礎。例如,在 1929 年,政府
擺脫了列強依靠不平等條約強加在關稅率上的限制。1931 年,政府廢除了 19
世紀中葉以來阻礙地區間貿易發展的厘金(透過稅)。政府透過禁止使用銀
兩,在 1935 年宣佈法幣為唯一法定貨幣,開始整頓貨幣制度上的混亂——凱
默勒委員會在 1928 年把當時中國的貨幣制度,描繪為“無疑是最糟的通貨,
為任何重要國家所僅見”。①政府禁止對口岸間的貿易課稅,並公佈統一的度
量衡制度。政府還明顯地改進了全國各種交通網路,拓展郵電業務,開闢定
期航線和修建鐵路 2300 英里——比 1927 年軌長增加 47%。②
可惜的是,這些改革僅部分奏效,因為——如國民黨政府的其他方面一
樣——在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之間常常有很大的差距。例如,廢除了厘金,但
是各省政府往往用“特種消費稅”或某種其他委婉的代用名稱取代厘金。統
一度量衡僅在政府部門執行。而各省地方銀行,如雲南、廣東及山西的地方
銀行,仍繼續發行本省的鈔票。
此外,政府的一些措施,看來與工業增長的要求背道而馳。例如,政府
大量依靠借款,並且透過付給政府債券和借款以高利息,使全國投資資本足
有 70%流向政府,從而流出了工商企業。私營工業為與政府競爭獲得貸款,
不得不付高達一分八厘至兩分的年利率。弗蘭克?M.塔馬格納評論說,像這
樣高的利率是“中國大多數工業無法支付的;結果工業活動轉入商業投機”。
③
納稅也使工業遭受困難。由於中央政府在 1928 年把土地稅的收入下放給
省政府,中央政府的稅收收入幾乎要完全依靠製造業及貿易部門。南京政權
稅收政策的全部影響還有待研究,但是,像統稅(對捲菸、棉紗、麵粉、火
柴等課徵貨物稅)和營業稅(對商業企業資產課徵,部分代替厘金)之類,
顯然給國民黨控制區的企業家造成嚴重困難。例如,1927 年上海 182 家華商
菸草公司,截至 1930 年足有 2/3 歇業——業主一般認為主要原因是南京政權
的稅收過重。棉紡廠家也感受到棉紗統稅的沉重負擔;並於 1934 年再三懇求
減低稅率。棉紡廠家的稅款負擔至今不明;但是,1936 年南洋兄弟菸草公司
③ 約翰?K。張:《大陸中國的工業發展,1912—1949 年》,《經濟史雜誌》,第 27 卷第 1 期(1967 年 3
月),第 73—81 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