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4/4 頁)
930 年 2 月 16 日)。
① 《紅色中華》, 1934 年 6 月 28 日。
最迅速的處置。”②
毛澤東對這一類問題的看法和解決辦法顯然尚處於發展階段,它們表現
出極大不同。他作為那塊根據地的建立者,曾與群眾一起工作、戰鬥和生活,
時間比 28 個布林什維克中任何一個都長。雖然他可能還沒有將他的經驗概括
成一條政策路線,但 1929 年 12 月的古田會議決議強調了兩個基本點——群
眾有批評紅軍的錯誤、幫助紅軍改正錯誤的權利,以及黨的決議應當透過群
眾來貫徹實施。③當然,當時紅軍是由黨的政委們控制的。④批評紅軍的錯誤
等於批評黨。毛以毫不含糊的方式說明了黨的正確領導的智慧和能力的源
泉:“上級組織必須清楚地瞭解下級組織的情況和群眾的生活情況。這就是
正確領導的社會根源。”⑤在 1932 年,這樣的思想導致了以下結論:“所有
脫離群眾的[政治工作和經濟工作]的方法都是官僚主義。”⑥
反對官僚主義(即命令主義和自命一貫正確)過去是,現在仍然是毛澤
東的群眾路線的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要求的態度是心甘情願地做群眾的
小學生,而不只是他們的領導者,並且不能把群眾視為愚蠢笨拙的鄉巴佬,
而應當信任他們,讓他們參加行政管理和政治運動。只有採用這種方法才能
發動群眾而不損害他們的意願。根據毛在 1933 年清楚形成的群眾路線的概
念,不論是先鋒隊還是階級,沒有誰是完美無缺的,因此,每個人都有必要
接受教育。每個人,包括幹部和群眾,透過接受教育,就能消除壞的習慣和
作風,使正確而可靠的情況能從基層反映上來,成為正確的決策的基礎,並
使決策得以貫徹。
在實踐上,這意味著一旦蘇維埃制度由軍隊建立,在這一制度下要儘可
能地關心人民生活和社會公正。在重新分配土地和其他財產、懲辦反革命和
反動派、以及提供救濟時,軍隊本身為建立政權要擔負起宣傳和組織群眾的
任務。①政權鞏固後,它的經濟和政治措施都應以增加生產、促進貿易和合理
分擔賦稅為目的。在某些情況下,這可能需要經濟結構的改革,如合作社和
互助組。②它有時還可能需要生產運動和“勞動模範”的慣常作法。有時甚至
紅軍戰士也參加農業勞動。③為了動員婦女,蘇維埃共和國引進並透過了 1931
年 12 月的《婚姻法》,而婦女的活動從鍋臺擴大到田間和戰場。④1934 年紅
軍從中央蘇區撤離提高了婦女在殘存的游擊區中的作用。婦女活動分子並不
那麼害怕國民黨軍隊和還鄉團,她們蒐集情報,為游擊隊運送糧食和其他必
② 同上書,1934 年 5 月 25 日。
③ 《毛澤東集》,第 2 卷,第 82 頁。
④ 1931 年 9 月 1 日中央給蘇區的指示,收入郭華倫:《中共史論》第 2 卷,第 302—304 頁。
⑤ 《毛澤東集》,第 2 卷,第 82 頁。
⑥ 同上書,第 3 卷,第 168 頁。
① 《古田決議》,《毛澤東集》,第 2 卷,第 123 頁。
② 王觀瀾向斯諾提供的情況,見斯諾:《紅色中國雜記》,第 38 頁;《紅色中 華》,1934 年 7 月 26 日;
曹伯一:《江西蘇維埃之建立及其崩潰》,第 152— 154 頁;斯諾:《西行漫記》,第 183 和 253 頁。
③ 《紅色中華》,1934 年 6 月 30 日;曹伯一:《江西蘇維埃之建立及其崩潰》,第 152—154 頁;《星火
燎原》,第 2 集,第 100 頁;《紅旗飄飄》,第 13 集,第 65 頁。
④ 《毛澤東選集》,第 1 卷,第 133 頁;錢塘:《革命的女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