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徵稅、職業選擇、教育、聲望象徵、
軍事組織,實際上還改變社會制度的其他每一個特徵”。②
在中國,這種表述甚至還可以更進一步。中國革命的廣泛性,在其對中
① 即辛亥革命。——譯者。
① 見詹姆斯?裡夫?普西:《中國與達爾文》;又見《劍橋中國史》第 12 卷第 7 章(費俠莉著。)。
② 查默斯?約翰遜:《革命的變革》,第 2 版,第 126 頁。
國全部歷史的重新評價中可以明顯地看出。引導中國走向工業化和現代軍事
裝備的現代科學和技術來自外國,實際上來自帝國主義的西方。這一事實把
中國一代革命者,置於比歐洲革命者(更不要說美國了)所曾面臨的更大的
窘境。美國政治領導人可以引用英國權威的言論,支援他們的革命行動。法
國革命者能夠在他們的歐洲傳統中找到支援。對於 20 世紀初的中國政治領導
人來說,相比之下,證明他們革命有理的思想權威卻大多來自國外——而這
個革命竟是在一切以自給自足聞名的國土上!這種條件下的革命不管是盧梭
的,洛克的,穆勒的,馬克思的,或者是克魯泡特金的,就最完全的意義上
說,都是顛覆舊中國的革命。在實現民族主義要求的同時,革命還對中國曆
史成就的價值提出異議。這些思想上的革命要求,很難為許多愛國人士所接
受。事實上,要求科學和民主,甚至對孫逸仙那一代的許多人來說,也具有
過激的含義。這樣的轉移離傳統太遠了。對懷戀中國過去富強的愛國人士來
說,談論復興要好受一些。舊瓶裝新酒,其他革命的後期也曾發生過。
我們今天關於中國革命的歷史思考,必然是多渠道的,要使用來自經濟
學、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文學等等的分析概念。我們發現在各有關學
科中,許多中間層次的概念是很有用的,但是,在一種渠道上似乎有支撐作
用的分析模式,可能在其他渠道上沒有確切對應的分析模式。甚至在它們之
間還可能出現某些不一致。鑑於每條分析線索都分階段,我們先研究分期。
變革與連續性:分期
儘管連續性很多,中國自 1800 年至 1949 年還是經歷了種種巨大的變化。
政治制度,特別是國家與社會的關係,決定性地改變了。古老儒家的社會結
構削弱了,出現了新的社會階級。經濟的某些部分納入了世界貿易;工業化
在城市開始。知識研究擴大了範圍;這種研究透過對外國觀念的選擇和適應,
再次得到調整。農村生活儘管以大體相同的模式繼續,卻不時為自然災害、
騷動、
叛亂和戰爭所打亂,終於導致革命。
面對這個國家的規模和地理差異、地方社會組織的不同以及不同領域內
發展的不平衡,要努力找到這整個變革動態的單一程序或關鍵,難免要失敗。
不過,把這一個半世紀分為幾個較短的時期,以便揭示某些趨勢或主題,並
且揭示一些重要的連續性的中斷,還是可能的。根據鴉片戰爭開始了一個決
定性的西方衝擊時期,而把中國近代史的開始定在 1840 年,這可能過分強調
了與變革的國內原因相對立的國外的原因。我們寧願以 1800 年作為 18 世紀
繁榮、擴張、自信的中華帝國與 19 世紀分裂和混亂的中國之間的分界線。我
們分辨出四個時期,分別由這套書中的一卷討論:1800—1864 年,1865—1911
年,1912—1930 年,1931—1949 年。
1800—1864 年
第一個時期,以 19 世紀中期的主要叛亂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