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京農業大學農業工程學院的潘君拯教授審閱了除第 1、第 3、第 7、第 14 章
以外的全部譯稿;謝亮生負責全書的校訂工作。
本書各章的譯者如下:
第 1 章 劉敬坤
第 2 章 高士華
第 3 章 李寶鴻
第 4 章 劉敬坤、趙麗江
第 5 章 趙麗江、李啟家
第 6 章 李啟家、趙麗江
第 7 章 丁於廉
第 8 章 高士華、董卉
第 9 章 範磊
第 10 章 周祖羲
第 11 章 曾景忠
第 12 章 第Ⅰ部分 汪朝光;第Ⅱ、Ⅲ部分 李學通
第 13 章 馬曉光
第 14 章 葉宗敭
地 圖 張 言
劍橋中華民國史
第 1 章 導論:近代中國歷史的透視
文字是劃分和分析過去的呆板而含糊的工具。無論怎樣精心推敲,近代
中國歷史的特點,不可能用寥寥數語來描述。用得過濫的“革命”一詞,有
時還不如“復興”有用。而“近代改革”,其含意無非就是“貫穿近時的變
化”,讓我們仍然不清楚究竟是什麼“時間”。不過撰寫這套書第 10 捲到第
13 卷的 28 位作者,每一位都是以不過於簡單化的水準,提供中國從 1800 年
到 1949 年這一個半世紀的事件和趨勢的概況。就一些範圍不那麼廣的概括作
出範圍更廣的概括,無疑是歷史家的主要職責,但這四卷的大多數作者都會
同意這樣一種看法,即概括的範圍廣一些,很可能離事件具體的事實就遠一
些。根據這種觀點,以包羅永珍的各個過程(如進步或近代化)或以必然的
各個階段(如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為前提,一般地說是屬於超
歷史的信仰領域。儘管我們無須讓那些喜愛這類名詞的人放棄它們,我們還
是可以認定這類名詞是超越理性的信仰問題。①
然而,在不很全面的層次上,社會科學的概念能幫助我們闡明歷史事件。
歷史學本身雖不是社會科學,但它的任務是陳述過去發生的事情,並綜合我
們今天對這些事情的認識,使我們的認識成為一個整體。為此目的,隱喻長
期成為闡述歷史的主要文學手段。城市陷落,戰爭結束,希望飛騰,起義的
條件已經成熟,進步的前景越來越暗淡,等等,等等,我們主要使用來自感
官的隱喻描述社會事件。同樣,社會科學家也不得不用文字寫出結構、水平、
下降趨勢、加速或平衡。然而,來自社會科學分析的中間層次的概念,卻越
來越多地被用來闡述事件是如何發生的,把一個事件同另一個事件聯絡起
來。例如,第 12 卷第 1 章提出“海洋中國”——一個與“大陸中國”不同的
生態、經濟、政治和文化地區——的概念,可以用來描述外國影響進入中國
社會的渠道。在這個框架中,本章首先論及大陸中國。而且,由於第 10、11
和 12 卷主要論述政治史、經濟史和思想史,本章力圖闡述迅速發展的社會史
領域的新近成果。
讀者會立即注意到,通常把“中國”作為單一實體來對待的嘗試,正在
為詳細研究所揭示的諸多情況所減弱。區別於外部世界的“中國文化的差異
性”,雖仍在打動旅行者的心,但這一陳舊觀念卻正被中國國內所發現的各
種亞文化群所打破。“中國文化”作為(中國獨特的經濟、政體、社會結構、
思想以及價值觀互動影響所創造的)可視為同一的構成模式,在近代國際接
觸的程序中,變得不是那麼獨特的和可以視為同一的了。隨著我們知識的增
長,概括變得更加困難,而不是更容易了。
然而我們敢以高度的概括來開始,斷言 20 世紀的中國革命在兩方面有別
於所有別國的革命——人口規模更大,面臨的變革更廣泛。中國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