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1/4 頁)
的下列評論堪稱典型:
在中國的各個產業部門中,農業生產佔國家財富的 50%,僱傭了大約 70%的人口。此外,各
種農業技術已長期發展。儘管在這些方面有廣泛的知識,但是在山岡之間有不少地塊未加開墾,
大量的荒地未加種植。這些改進的可能性完全被忽略了。由於沒有結餘,農民不能逃脫赤貧的
水平。一遇壞年景,他們就陷於饑饉。①
為什麼農民沒有結餘,逃脫不了靠天吃飯的不安定的命運,從未得到說明。
這一困難是否起源於土地貧瘠、人口過多,或者農民是否無力縮小潛在產量
與實際產量之間的距離,從對這一時期農業的描述看,也從不清楚。
但是有一點似乎是清楚的,那就是有些中國人開始意識到,他們因喪失
優先使農業現代化的機會而蒙受越來越多的損失。所謂農業現代化,就是採
用有效的現代技術以增加土地和勞動的生產率。葛敬中在 1921 年為上海主要
的報紙《申報》創刊 50 週年撰文,評價了半個世紀以來國家的糧食狀況,發
現成績很差。
稻、麥和其他五種雜糧是我國農業的基本產品。但因為人口持續增長,沒有開拓耕地,農
業技術未能改進,收成一直不夠豐裕。有荒地,人們卻不知道怎樣去開發。有河流,我們卻不知
道怎樣去治理。多年來生產的糧食不敷國家之需。多年來,我們面對洪水和乾旱而束手無策。讀
者會注意到海關關於糧食進出口的統計資料,會看到出口量僅佔進口量的三分之一。我只能說農
業史上的近五十年,是令人極其失望的五十年。①
農業現代化方面的失敗也不是絕對的。在鐵路和新的條約口岸城市中心出現
之後,農業逐漸更加商品化。這一過程在北方比南方更快一些。在第一次世
界大戰之後,當許多地區的農村市場體系受到來自外界的供需急劇變化的幹
擾時,農業狀況隨之改變。在人口稠密地區這種供求關係的變化,要求重新
分配資源,以避免大規模的失業和農村收入的下降。由於國家和地方管理部
門未能維護法律和秩序,或提供經濟資助,這種市場再調節付出很高的社會
代價。但在描述這些農業危機狀況之前,概述和闡明這一時期的土地制度是
必要的。
① 益子呈輔:《中國中部》,第 29 頁。
① 葛敬中:《五十年來中國農業史》,載梁啟超等:《晚清五十年來之中國》,第 210 頁。
土地制度的狀況
到 1887 年中國大約有 87%的土地歸私人所有。其餘的屬於滿族朝廷、滿
洲八旗、學校和軍事組織,不然就是村裡的公地。②在私有土地上,典型的農
村家庭並不僅僅務農,它的成員有的修繕房屋和農具,紡線織布,用草緶編
織裝飾品或日用品,販運貨物,或兜售小商品。20 世紀 30 年代的農村調查
表明,每 10 戶中可能只有 6 戶——常常更少一些——的收入有 50%以上來自
農業。根據這一定義——我將採用這個定義——例如,在泰安縣(山東)的
老王莊,4 戶中僅有 3 戶能被稱為農民。③同樣,在彰德(河南)①的宋莊,
10 戶中有 6 戶是農民。②在華南真正的農民甚至更少一些。哪一種土地制度
起了作用而使農村農戶的這種變化成為可能呢?
產品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
我們從設想農村家庭或農戶在兩種截然不同的市場(產品市場和生產要
素市場)從事經濟活動開始。產品市場是農戶為取得現金而出售自己的貨物,
或是用它們換別的貨物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交易場所。它們的位置散佈於從
大城市,透過小城鎮,直到沿方便道路的村莊或居民點。從農村上市的絕大
部分貨物進入定期集市或正規市場,通常這類集市或市場為周圍 20 到 30 個
村服務。③也有例外,但是這種格局直到 19 世紀後期是普遍的,因為當時城
鎮人口較少集中於少數大的中心城市,較多在於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