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3/4 頁)
“充
當維持人類治安和保護公正和平的代理人”。美國積極準備與國際聯盟合作
當然是一件令人振奮的事,日本一意孤行,正在失去列強社會中成員國的地
位。簡言之,美國外交的主要關注不是中國,而是國際性的原則。①
英、法以及其他國家贊同美國的主張。英國作為一個亞洲主要強國,與
美國基本一致,同意必須維護國際合作框架。然而,倫敦更願意遷就日本在
滿洲的權利作為這種合作的一個方面。在本土和東亞的英國官員傾向於同意
日本對中國民族主義的抱怨是正當的,為保持日本在世界社會中的合作伙伴
地位,向日本作出讓步比無情譴責它的做法更有利。②於是到 1931 年末,美、
英和國際聯盟都有意在國際合作的框架內解決滿洲危機,而不疏遠日本。後
者仍將作為解決爭端的國際努力的一方。這當然不是中國人所要求的,中國
人要求立即終止戰鬥並直截了當譴責日本,迫使日本恢復戰前狀態。但是,
中國人對國內事務和國際事務之間的微妙平衡也很敏感。蔣介石的南京政府
不斷地把它的權威擴張到中國其他地區,並開展各種經濟專案以實現現代
化,而滿洲危機卻迫使蔣政府更關心外交爭端。可以想象,大膽反抗日本能
激發中國人的愛國主義和鞏固它的權力。但當洪水氾濫餓殍遍野時,過分卷
入滿洲軍事衝突會耗盡復興經濟的資源。最重要的是,蔣介石擔心對外戰爭
會有助於共產主義者和其他反對派成為民族解放的鬥士,並且會削弱南京政
權。只要主要強國,包括日本,遵守國際主義框架,那就符合中國人的意向,
① 加里?B。奧斯特羅爾:《集體不安全:30 年代初的美國與國際聯盟》。
① 羅伯特?D。舒爾青格爾:《外交頭腦的形成:美國外事官員的訓練、觀點和作風,1908—1931 年》。
②W。羅傑?路易斯:《英國的遠東戰略,1919—1939 年》。
因為那樣南京政權就能繼續努力以恢復主權。按照這種方式,瀋陽事件不僅
要求日本,也要求中國利用國際主義這一手段。③
日本蔑視為繼續保持其國際主義角色所提出的全部建議,無論是實際
的,還是潛在的。1932 年 1 月以後,當關東軍佔領錦州而海軍陸戰隊在上海
登陸時,日本的一意孤行已經明白無誤了。與此同時,關東軍推動滿洲獨立,
得到當地各種日本組織的支援,這些組織曾充當單方面解決各種懸案的急先
鋒。對所有這些組織來說,滿洲獨立不僅具有戰略意義,而且還有象徵意義。
獨立將保留該地區的豐富資源和戰略地位供日軍使用。它還象徵日本領導下
的亞洲統一的理想。擴張論者接受石原的觀點,主張把滿洲變成一箇中、日
和其他民族——東亞的‘五個民族’——和睦相處的和平而穩定的地區。這
是作為一個比西方帝國主義、蘇聯共產主義或中國民族主義——它們曾毒化
中日關係並只有利於西方影響在東方長期存在——更有生命力的替代方案提
出來的。①
這樣,1932 年 3 月宣佈的滿洲獨立就成為戰後國際關係的一個界標。日
本正採取單方面的步驟來照顧它自己的利益,並建立了一個在它統治下的穩
定的地區,據稱這是世界上沒有分裂和剝削勢力的地方。文官政府儘管不滿
意,但實際上沒有阻止過這種擴張。②在關東軍的推薦下,內田康哉繼幣原擔
任新外相,他毫不猶豫地贊成承認滿洲國。這發生於 1932 年 9 月 15 日,在
國際聯盟調查團提交報告兩週多以前。沒有什麼更清楚地暴露日本對國際權
威的蔑視了。李頓的報告包含很多安撫日本的章節,假如當時有一個願意繼
續與西方合作的強有力的領導,那麼東京接受這份報告並不困難。但這種情
況已不復存在,報告的發表激怒了日本的官員和政論家。若遵守報告的建議,
日本就得與列強合作以重新規定他們在中國的權利和利益,同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