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第2/4 頁)
此集中於一個人手中,失敗的責任也只能由
一個人來負。
儘管政府軍的很多部隊在戰場上也表現得很英勇,但他們發現自己再次
被中國人民解放軍卓越的戰略戰術所制服。共產黨照例攻擊薄弱之點,先是
在碾莊,然後在雙堆集,而這時政府的主力部隊卻在徐州閒著沒事。當這些
部隊終於出動時,他們也像往常那樣,動得太晚,太慢,他們的車輛擁塞在
城外公路上。然後按照久享盛名的游擊戰傳統,他們被追趕,被包圍,在陳
官莊被一點一點地吃掉——所不同的,只是這次交手的地方是一個總共有
100 萬人投入的廣闊的戰場。
政府的指揮官們從沒有學會有關速度和果斷的課程,而這是他們的對手
早就精通的。但是政府的指揮官們對機械化部隊作戰和使用空中力量,又缺
乏充分理解。因此,他們決不可能從這兩個他們完全獨佔的方面得到應得的
好處。他們的防禦之所以很糟,不僅是因為相互不團結和猶豫不決,還因為
戰術計劃不當、情報和後勤支援不充分。結果,他們發現自己屢屢遭到襲擊、
被圍困和難以調動。他們在這一戰役以及其他戰役中的表現,使一位最忠實
地支援國民黨的美國人威廉?C.蒲立特的判斷更讓人信服,“面對 200 多萬
人的共產黨軍隊的進攻,政府方面沒有任何一個將軍具有處理全面後勤問題
的軍事素養和專門技能”。①
相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司令員能面對變化著的戰場形勢通權達變。在
① 惠策恩和黃震遐(音):《中國統帥部》,第 178—186,240—243 頁;西摩?託平:《在兩個中國之間
的旅行》,第 24—48 頁;毛澤東:《關於淮海戰役的作戰方針》,《毛澤東選集》第 4 卷,第 1355—1357
頁;《中國內戰》,第 157—160 頁;《中國的軍事戰役》,第 161—164 頁。
① 《蒲立特給對外經濟合作(中國)聯合委員會的報告》,第 80 屆國會,第二會期(1948 年 12 月 24 日),
第 12 頁,引自鄒讜:《美國在中國的失敗》,第 491 頁。
把戰地靈活性提高到防禦戰最高技巧的戰略的運用中,他們合作多年,從而
最緊密地團結在一起。接著,他們又成功地將這些原則運用到規模日益擴大
的進攻性作戰中。民眾的支前網尤其是他們取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要素。馬
車、獨輪車和扁擔成了共產黨供應線上的主要運輸工具,它突出地應驗了一
句古老的格言,原始的東西,只要用得上,就比用不上的現代化東西好。共
產黨人在最近便的人力物力資源的基礎上,精巧地製成了他們的戰爭機器。
其結果是,他們的民眾人力網路為維持他們的軍事行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後
勤和情報支援,最終使政府軍原先所享有的人數、訓練和物質上的優勢化為
烏有。
更一般地說,隨著共產黨人在 1947 年不停頓地展開進攻,政府的司令官
們就陷入了消極防禦的戰略,再也沒有擺脫。1946 年曾被他們逼得全線退卻
的敵人,一旦開始轉入全面反攻,他們便茫然不知所措。撤到城裡的陳舊習
慣一直支配政府軍的軍事思想,當共產黨在戰場上的行動已使這種作戰思想
過時之後很久,也還是如此。而當政府軍終於出城時,他們又總是被對手戰
術上的優勢所制服,這又進一步加強了他們自己的防禦意識。
共產黨人在抗日戰爭期間與一個較強對手作戰積累下來的經驗,在 1945
年以後就這樣使他們得益非淺。就政府軍而言,他們既沒有利用日本人入侵
所提供的機會去發展一種有效的游擊戰,也沒有去掌握約瑟夫?史迪威等人
曾試圖教給他們的現代化的作戰技術。當日本人撤出這個戰場而剩下兩支中
國軍隊相互對抗時,政府的指揮官們已不能同他們敵人的行動較量。到 1948
年下半年,共產黨人的行動已經發展成為游擊戰術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