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等文。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走下聖壇的諸葛亮(2)
在拙著定稿的過程中,我對關羽失荊州有了更為深入的思考。我感到“借刀殺關羽”一詞殊為不妥,因為如果是“借刀”,諸葛亮就是整個事件的蓄意製造者,是一個陰謀家。然而,襄樊之戰的爆發以及戰役的嬗變過程有許多偶然因素,關羽“水淹七軍”、“圍攻襄樊”,曹操增派大批援軍,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關羽“走麥城”,都是一步步發展而來的,誰也無法事先預料。諸葛亮是人而不是神,他也不可能預測、把握戰局的演變。襄樊之戰的失利不是諸葛亮所導演的,他僅僅對整個戰役採取了“壁上觀”的態度,致使關羽兵敗臨沮,蜀中卻無一卒往援。所以,我在書稿中對這一問題重新作了補充說明,並將原題改為《諸葛亮袖手關羽“走麥城”辨析》。
由於受宋、元以來的“說書”及小說《三國演義》的影響,三國史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最受人關注、最為人熟悉,也最為國人所喜愛的一段歷史,而諸葛亮也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具知名度的人物。諸葛亮的事功、智慧、德操均被後人無限誇大,在當今已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可以稱之為“諸葛亮文化”。然而,從歷史的角度看,諸葛亮既非神,也非聖,長期以來人們卻一直把他高高供奉在神壇與聖壇上。重新解讀諸葛亮,就應該將他從神壇、聖壇上請下來,去掉其頭上耀眼的光環,以理性的目光看待之。
千秋功過後人評(1)
經過小說《三國演義》甚至《三國志》的渲染,三國中的不少著名人物在世人的頭腦中都已基本定型。
例如,魏延就被指天生腦後長有反骨,是蜀漢的叛賊。故成都武侯祠兩廊的蜀漢文臣武將眾多,而唯獨沒有魏文長之塑像。而事實上,魏延的形象被極大地扭曲了。蜀漢名將魏延文武兼備,勇略過人,其軍事才能堪與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相比。魏延提出的出子午谷、奇襲長安之謀,看似弄險,其實奇妙無窮。諸葛亮對魏延處處掣肘,不肯大膽使用,故其北伐未能成功。魏延“謀反”說完全是羅貫中捏造的罪名,殺害魏延的罪魁禍首雖是楊儀,但同諸葛亮的臨終遺命亦有密切關係。
再如,呂布在《三國演義》中被誣為“三姓家奴”,但此說亦並非憑空杜撰。而是根據陳壽的《三國志·呂布傳》而來。陳壽對呂布的評價是“輕狡反覆,唯利是視”,如此評判與“三姓家奴”亦相去不遠矣。我認為,陳壽所論較為偏頗,有失公允。呂布叛丁原投董卓,事出有因,應置於漢魏之際的歷史背景下分析。呂布為人豪爽,性格直率,並無自立為王之野心。呂布還深得部下愛戴,例如,他戰敗後,手下大將高順等不降,陳宮慷慨赴死,都說明他頗得人心。呂布在大難臨頭之際,“令左右取其首詣操”亦足以說明他並非貪生怕死之徒,不然就先降了曹操,何必要左右取自己的首級呢?至於他後來“下降”,是他相信曹操會需要他這樣的豪傑來平定天下。呂布對操言道:“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可見其在言辭間還是有一股霸氣的。漢末天下大亂,群雄割據混戰,他們之間只有利益,沒有誠信。見利忘義、反覆無常者多矣,豈獨呂布哉!劉備、張繡、馬超等哪一個不是朝三暮四、反覆無常。與他們相比,呂布缺乏的僅是權術和戰略眼光,所以才最後落得個身敗名裂的可悲下場。
至於對三分歸一統作出巨大貢獻的司馬昭,更是被後世目為千古之“罪人”。魏晉禪代沒有釀成社會###,完成了政權的和平交接,卻被後人斥之為“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昭成了中國歷史上最為典型的野心家、陰謀家。我認為這種評價實際上是基於儒家“君為臣綱”的傳統理念,違背了唯物主義的歷史觀,因此有必要澄清事實,重新評價司馬昭這個歷史人物。公元280年,三國歸晉,結束了“鼎峙數世,干戈日尋,流血百載”的分裂局面,司馬昭為統一全國作出了重大貢獻。他作為西晉王朝的開創者之一,在歷史上的作用完全可以與曹操相媲美。實際上,曹魏後期的統治已經腐朽,司馬氏取而代之,不僅不是什麼“過”,而是順應歷史潮流的“功”。另外,司馬代魏和曹氏代漢的性質是相同的,漢魏晉易代鼎革之際,儒家倡導的忠君思想極其淡薄,舊的“兩重君主觀”影響仍然存在,在皇權極度衰落的境況下,大臣極易操縱和控制才具平庸之君,一旦條件成熟,就會取而代之,登上九五大位。司馬昭之後,南北朝君主紛紛效尤,其奪位手法如出一轍。直至隋唐以降,莫不如此,甚至被譽為一代英主的宋太祖趙匡胤也是透過陳橋兵變,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