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分支機構……荷蘭銀行里約分行的高層主管所評述的,“在失敗的社會中,企業是無法成功的”。
更先進的科學和技術
很多環境問題隱含的科學原理正變得日益清晰。但是,伴隨著這種透明度而來的,是應對這些問題的必要性的凸顯。“生物監測”以及其他更靈敏的測量工具,現在幾乎可以識別出環境中的每種微量的化學物或排放物,不論其存在於北極圈的北極熊體內,抑或是在美國俄亥俄州婦女的乳汁中。即便是讓人們暴露在十億分之幾級別的汙染物下,也有可能觸發日益擴張的環境擁護者團體的抗議行動。從積極的角度來看,奈米技術等新開發的技術能夠為環境問題提供解決方案,併為那些有進取精神的企業創造商機。
透明度與責任
“網路改變一切”似乎已經是過時的新聞了,但數碼時代泛起的漣漪依然持續影響著我們的經濟與社會。著名的摩爾定律預測說,微晶片上電晶體的密度每過18個月就會增加一倍。這一趨勢已經應驗了40年,毫不留情地不斷驅使計算能力的提高和數碼科技成本的下降。對於地球上的幾十億人來說,要獲得無窮無盡的各種資訊……當然其中可能還有一定數量的虛假資訊……僅僅需要點選一下滑鼠。
網際網路提供的前所未有的透明度,正在改變商業世界。在部落格遍地開花,連公司裡也不例外的情況下,企業或者企業供應商的運營中若有任何地方出現任何錯誤,都有可能幾乎同步地暴露在網路上。正如《紐約時報》所說,網際網路“給憤怒的聲音提供了一個更公開的釋放渠道。部落格圈裡到處都是嚴厲批評可口可樂、沃爾瑪以及其他大公司的帖子,內容從水資源消耗到不公平的僱用行為以及危險的煙囪排放等,無所不包”。而這些並不是科技發燒友的無聊閒談。博主們開啟的話題可能在眨眼之間就從網路上傳播到大眾中間。
在這個透明度越來越高、獲得資訊的成本越來越低的世界中,何人應為何事負責變得越來越明晰。由於越來越容易追溯到汙染和有毒化學物的源頭,我們將會知道是哪些人制造、運輸、使用並棄置了這些有害物質。毋庸置疑,擔當全責是新的標準。
誰應關注?
對於一些企業來說,新的環保視點是一種變革,將帶來嶄新的思路、全新的市場、更多贏利,並增加價值。而對於其他企業來說,環保視點會以更為謹慎的漸進方式浮現出來,成為企業戰略的另一個重要元素。這些企業不會即刻就從環保行為中得到可觀的收益,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從中獲得長期的、持久的優勢。對於大型重工業企業而言,從環保中獲益簡直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但是,較小、較“乾淨”的企業,也會獲得意料之外的收益。
在當今的世界裡,任何企業,無論大小,無論是在本地經營還是跨國經營,無論是從事製造業還是服務業,如果漠視環保問題,都將無法承受其後果。當然,這股綠色浪潮所帶來的機遇和風險,對於不同企業、不同行業也有所不同。在取得環保優勢時,大環境有著重要的影響。沒有哪種戰略或工具對所有企業、所有情況都奏效。但環保潮流的發展已經成為幾乎每家機構的日常要素。躲避這股潮流,一味認為這股潮流將很快過去的企業,終將因其百折不撓地持久存在而失望。
第一章 環保優勢(7)
小企業為何應該關注?
那麼對於小企業來說又怎樣呢?它們可以對此袖手旁觀嗎?一句話,絕不可能。這有5個原因。
以往只針對大企業的法律也漸漸開始用來規範小企業。就連麵包店和加油站現在都必須遵守空氣清潔法。
謀求改變個人的消費選擇從政治上來說仍存有難度,但環保組織卻完全可以要求小企業控制其對環境的影響。因此,儘管個人車輛不會受到非政府組織的攻擊,但計程車或貨車的尾氣排放卻是相對來說更受關注的目標。
資訊時代降低了跟蹤小規模行動者的成本。新型感測器、資訊系統和通訊技術,使得追蹤汙染以及監控法規遵守情況的成本日益下降。即便是極小的企業,現在也會發現難以逃脫各種監控。
大客戶也會對其小供應商施加壓力,要求它們遵守環保標準。紐約一家很小的軟體開發商發現,他們必須回答東京一家*的嚴苛的問題,這家*對其供應鏈有著嚴格的稽核程式。要保持其優選供應商的身份,這家小公司必須實施環境管理系統……如此大的系統遠遠超過小企業的使用範疇。
與規模更大的競爭者相比,小企業的運作更為靈活。富有進取精神的小企業會迅速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