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由此人們不禁要問:任正非為什麼這麼討厭股票?我想,也許不應該排除他曾經涉足股市,並且吃過虧。當然這僅是一種懷疑。關於任正非為什麼不惜血本,孤注一擲投入C&C08機的研製,還有文章做了另外一種解釋:任正非後來在一篇回憶性文章中說: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為了加快發展速度,不斷地用優惠政策吸引外資,引進技術,一時間合資合作浪潮此起彼伏。而當時中國還處在一個由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型時期,許多的政策法規還不健全,國內工業體制、技術改造尚未完成,在這種情況下合資合作的結果是讓出了大片市場,使國有企業處於不平等的競爭劣勢中。這種以市場換技術的代價太大了!他認為,技術自立是根本,沒有自己的科技支撐體系,工業獨立是一句空話,沒有獨立的民族工業,就沒有民族的獨立。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沒有神仙,中國要發展,就必須靠自強。因此,任正非一開始就給華為定下了明確目標:發展民族工業,立足於自己科研開發,緊跟世界先進技術,目標是佔領中國市場,開拓海外市場,與國外同行抗衡。更有甚者說:“在華為誕生不久,任正非就提出‘做一個世界級的、領先的電信裝置提供商’,並且逢人就傳播這個狂想。這個想法在當時是如此不可思議,以至他被人稱為‘任瘋子’。”   txt小說上傳分享
C&C08機:撬動市場的支點(2)
我認為,這種分析方法是典型的“結果論”。其實,任何一個企業家都會有一個深刻的感受:在資本積累時期,活下去是硬道理。任正非個性偏執人所共知,但再有科技報國的理想,也得服從活下去的需要。很簡單,一個企業要活下去就要有利潤,而利潤產生於其產品在市場上換回來的銷售額。我認為,1992年華為決心研製C&C08機,是被市場逼進了死衚衕。 在研製過程中,由於李一男和鄭寶用都是學光通訊出身的,在一個偶然的情況下,二人建議開發組使用光纖作為交換機的連線材料。此前,國外的萬門交換機都是透過電纜連線的。電纜的最大弱點是對維護技術要求高,在使用者過於分散的地方鋪設成本過高,不適合遠端市場,而光纖最適合遠端,適應了中國廣大農村地區的需求。 當時,國內光纖通訊技術(SDH)尚不成熟,沒有一個統一的通訊標準。華為自己搞了一個標準,採用光纖作為交換機的連線材料。華為的這種交換機母機設在縣電信局,維護系統、計價系統都是在縣局統一進行,而遠端執行模組設在鄉鎮裡,中間透過光纖連線。後來, 劉平又設計了RTU系統,把終端由鄉里拉到了村裡。這樣,中國廣大農話市場有了一套完整的實用的解決方案。華為的這套基於SDH架構的獨特的農話系統一下子開啟了中國廣大農村的市場空間,為後來進入城市打下了基礎。華為這套適合遠端的SDH架構後來形成了華為的接入網HOTNET概念。當時,城市裡是從電信局拉一根電纜到小區,再從小區到使用者家裡的。由於光纖容量巨大,一根光纖相當於一捆電纜。華為採用光纖直接從電信局拉到了使用者家裡,節省了很多成本。在無線通訊方面,華為最成功的還是ETS,這是對交換機的一種補充。當時,中央提出村村通計劃,要求農村各地都通電話。但是在很多農村地區,住戶非常分散,拉電纜成本很高。華為的ETS產品是利用已有的交換機,加上無線接收裝置開發的。具體地講,就是在鄉鎮與村委間透過無線裝置進行對接,再從村委拉有線電話線到各個農戶家裡。華為的這種產品在漁民眾多、居住分散的海南、廣西等省份得到了廣泛應用。1998年發洪水的時候,華為捐贈了一批ETS產品到抗洪前線。洪水把原來的有線通訊裝置都沖壞了,這批無線通訊裝置發揮了重要作用。當時的國家主席###在視察抗洪前線的時候,還在現場使用華為的這種電話。  
技術里程碑——北京研究所
1994年年底,鄭寶用派一個秘書去北京籌建北京研究所,第一任所長是周磊(後從華 為出走創業)。1995年6月,北京研究所決定做資料通訊業務,對資料通訊領域裡比較熟悉 的劉平就被李一男派到北京研究所任所長。北京研究所從1995年成立到1997年前,一直處於漫長的積累期,期間沒有什麼重大的研究成果。但是,任正非一直給予大力支援,投入巨大。每年投入8000萬元乃至上億的資金用於技術開發,不惜冒“將全部雞蛋裝在一個籃子裡”的風險,將所有的人力、財力、物力投入到通訊這個技術密集、資金密集的產業中去。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