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來,任正非又將每年“收入中至少拿出10%投入到技術研發”,寫進了《華為基本法》。這種一脈相承的思路,充分體現了技術對通訊行業的苛刻要求。 許多學者認為,我國民營企業基本上都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產業和高科技領域,而幾乎不可能進入技術、資金密集型的產業領域,原因就在於作為稀缺資源的資金,在配置過程中,受所有制的限制,無法提供給民營企業。因此,國內許多民營企業沒有朝技術方向發展,不在於沒有技術,而在於缺乏資金支援。而華為在飽受資金匱乏的困擾下,仍能保持對技術的持續的大規模的投入,堅持不懈地進行技術儲備,自然令業界震撼。 STP是當時華為關係重大的一個產品。那時,國外同類產品是五六百美元一個埠,價格異常高,郵電部也很支援華為開發自己的STP產品。劉平在北京招聘了一班人馬開始研製。研製過程充滿了艱辛和曲折。有一段時間,遇到了一些難以克服的技術難題,大家差點都失去信心了,但最終產品還是研製出來了。但是,就在國家郵電部即將派人去測試的時候,那臺裝置卻發生了宕機的現象。經檢查,發現是某個部件出現異常高溫所致,一時無法排除。測試那天,技術人員靈機一動,在那臺機器的後面放了一臺風扇,照著那個部件猛吹,溫度還真降下來了,過了郵電部測試這一關。郵電部人員剛走,技術人員馬上開始尋找原因。大家把設計圖紙和各個部件都仔細檢查了一遍,又反覆測試,還是找不到原因。研發人員乾脆搬到實驗室裡吃住。一天,偶然的一次機會,技術人員發現一個電容焊反了,調整過來後機器執行就正常了。故障終於排除了。此時,技術人員已經一個月沒有回宿舍睡覺了。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技術“拿來主義”
許多人羨慕華為的技術優勢,但是卻沒有認識到,華為“高投入、高產出”的技術研發模式,是不可複製的。不久前,一心想做“高科技聯想”的聯想集團總裁楊元慶前去華為訪問。任正非實言相告:聯想想發展成技術型的企業,難。華為一年投入幾十億元的研發費用,才賺幾十個億。我們這種高投入、高產出的業務模式已經形成。聯想想做足研發費用,但如果賣不出高價,短期不受益,股東和投資人不答應,還是難。 柳傳志的另一員愛將郭為,也曾經到華為向任正非“取經”。任正非則勸他根本不要做研發:“你不要做研發,研發沒有什麼用,你的長項不是做市場嗎?你把銷售做好了,我的產品研發出來都交給你來賣。”郭為問任正非為什麼不讓他做研發,任回答說:“研發,你要做就得大做,你要是小打小鬧還不如不做,因為這個東西是很費錢的一件事。”且不管楊元慶、郭為二人事後的感受和決策如何,單純從任正非兩次強調“費用”來看,確實不是一般企業可以模仿的。第一,小企業投入不起;第二,大企業如果集中力量轉向研發,則意味著先要破壞掉原有的優勢,重新來過。這種風險遠遠大於1992年華為在C&C08機上的“賭博”。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高投入、高產出”只是華為的投資導向,而非技術導向。從華為的發展實踐來看,其技術走向有三個方面的參照系:跨國公司、國內競爭對手、客戶。打一個通俗的比喻:華為的技術策略,就像“打麻將”,盯死“上家”,卡住“下家”,看好“對家”。 人民大學的彭劍鋒教授在《論華為公司二次創業的內在關係與矛盾》一文中,向華為“二 次創業”提出許多建議,其中包括:在10年時間內,“技術發展要實現由技術跟進向技術領 先的發展模式轉變,產品發展要實現以跟進和模仿,向創新和改進相結合的模式轉變。”說 這話的時候,已經是1998年。此前,華為的技術導向一直是模仿和跟進跨國公司現成的產品和技術。 任正非曾經到北京的中關村高科技企業考察了一圈,有人請他談談感想。他說了一段耐人尋味的話:方正有技術沒管理,聯想有管理沒技術,而華為,是既沒管理也沒技術。許多人把任正非的話簡單地理解為“謙虛”,其實是一種“誤讀”。在任正非的眼裡,真正的核心“技術”,是可以“創造機會,引導消費”的技術,而不是華為“尋找機會,抓住機會”的技術。他在《北國之春》裡批評了華為人的自豪感:“我們有許多員工盲目地在自豪,他們就像井底之蛙一樣,看到我們在區域性產品偶然領先西方公司,就認為我們公司已是世界水平了。他們並不知道世界著名公司的內涵,也不知道世界發展的走勢,以及別人不願公佈的潛在成就。”在《華為的紅旗到底能打多久》一文中,任正非明確指出:“我們是瞄準業界最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