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真相
這一編,全面介紹華為的戰略戰術。不過,我的立場,是在此基礎上找出企業發展的客觀規律。 華為的戰略、戰術、手段、方法,眩人耳目,但都是“當時當地”的起碼三種以上因素組合導致的必然選擇。因此,在以下各章中,當你連續不斷對華為表達驚訝的同時,要不停地停下來,問一問,為什麼?這個過程就是實事求是的過程。
C&C08機:撬動市場的支點(1)
眾多的研究資料都認為,華為在通訊裝置核心技術方面的第一次突破,是1994年推出的2000門網用大型交換機裝置C&C08機。C&C08機的研製始於1992年。這一年,華為的銷售額首次突破億元大關,利潤上千萬,平均在每個員工頭上,有近百萬的利潤。但是,任正非卻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投資億元研製C&C08機。關於任正非的這一決定,不少文字資料做了如下描述:1992年前後的深圳,知識無用論盛行,房地產、股票泡沫正濃,很多人一夜之間暴富,更多的人沉浸在發橫財的夢想之中。社會上瀰漫著浮躁、投機取巧之風。真正做實業、做研究的企業卻受到了很大沖擊。於是,大量企業轉做賺錢快、相對容易的行業。但是,華為公司沒有為浮利所惑,始終專注於交換機產品,沒有加入這種潮流,也沒有單一地做代理,而是義無返顧地走上了充滿風險的自主研發的道路。 1992年1月,鄧小平南巡講話後,經過三年治理整頓後的經濟,進入恢復性的高速增長。但由於投資速度過快,規模過大,導致經濟過熱。 上千億的房地產資金“飛蛾撲火”般地投向南方几個地區,海南800億,北海300億,惠州150億。迅速掀起了一場房地產狂潮。“到處在開工,房子還沒有蓋,甚至就是一張圖紙就進行轉讓。專案轉讓了一手、二手、三手。開發的人還沒有炒作的人賺錢快,開發的可能賺500元一個平方,炒作的人一下可以賺1000元…2000元一個平方。”一位曾經身臨其境的人說,“那時候甚至國內各省的政府部門都籌集資金到海南來撈一筆,一個人能在一夜之間變成百萬富翁。”而在距海南不遠的深圳,上演著另外一種瘋狂。1992年8月,深圳以發售認股抽籤表的方式發行5億元新股。從8日起,有超過100萬的全國各地的準股民湧進深圳,在全市302個發售網點前排起長龍,準備購買百元一張的抽籤表。在9日早晨開始發售時尚能維持一定的秩序,但後因一些網點組織工作出現問題,造成秩序混亂,併發生衝突。其間一張認購證被翻炒到上千元,到8月10日上午,抽籤表全部售完。這天傍晚,數千名沒有買到抽籤表的股民在市內深南中路遊行,打出反腐敗和要求公正的標語,並形成對市政府和人民銀行圍攻的局面。這就是中國證券史上著名的“8·10”風波。 當時聲名顯赫的四通集團大踏步多元化,其中就包括房地產。而講究“想好了再做”的柳傳志也在惠州投資地產,結果不得不改變計劃,以“國際電腦城”的名目進行招商,最後則用作自己的南方生產基地。柳傳志在回憶歷次自己頭腦發熱的情形時說過這樣的話:如果再讓我來一次,我很可能還會這樣選擇。可見華為的第一次轉折是在多麼狂熱和瘋狂的環境中完成的。任正非後來在《華為的紅旗到底能打多久——向###調研團的彙報以及在聯通總部與處以上幹部座談會上的發言》一文中提到了那個時期:“大家知道,深圳經歷了兩個泡沫經濟時代,一個是房地產,一個是股票。而華為公司在這兩個領域中一點都沒有捲進去,倒不是什麼出汙泥而不染,而是我們始終認認真真地搞技術。房地產和股票起來的時候,我們也有機會,但是我們認為未來的世界是知識的世界,不可能是這種泡沫的世界,所以我們不為所動。” 儘管沒有任何資料可以證明,任正非在1992年是否涉足過股市和房地產,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當時身處深圳那個特殊環境中的任正非,一定受到過那種非理性群體意識和行為的衝擊,甚至動搖過。人民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教授在第二屆中國基金市場國際研討會上說:“有家企業,銀行帳戶上有穩定的大量的資金餘額,但這家企業的老闆是極端厭惡風險的,甚至厭惡證券,一談到股票他就害怕,就生氣。我就碰到這樣一位。他就是華為總裁任正非先生,我跟他談過兩次,他一談到股票,就極端厭惡,他說股票純粹是不務正業。他說我的公司永遠不會和股票打交道,永遠也不會和證券打交道。為了說服他,我講了很多道理,試圖說明資本市場將會更有利於他企業的發展,我花了很大的力氣,最終還是未能說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