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頁)
對此沒有認真思考。相反,他越來越自信。在異議者眼裡,這種自信經常被折射成“狂妄”與“傲慢”。與馬勝利同時代的一名企業家說,他總是盛氣凌人的樣子,誰都瞧不起。他的確不屑於和同時代的許多企業家作比,即使事業由膨脹到衰敗,仍毫不掩飾。
年底,經濟日報刊登了《一個青年個體戶的歌》:
在微妙的冷眼中,
我昂然地走著。
這路似乎並不險峻,
卻需要超乎尋常的膽略。
我沒有自哀自憐,
反倒可憐那冷眼裡的落寞。
因為那冷眼背後常是生活的虛妄,
而我卻是實實在在地活著。
象許多自怨“生不逢時”的人一樣,
我也曾經“待業”,
眼瞅天花板發出深長的嘆息,
百無聊賴而後逍遙自樂。
在痛苦的沉思中,
我終於聽到時代浪潮的驚喝:
生活,決不能等待,
生活,必須振作!
一架銀光閃爍的洗衣機,
奏響了全新的人生交響樂。
束束“雪花”繚繞著清幽的芬芳,
將滴滴汗水溶進時代的脈搏。
我的付出是微薄的,
但我在暢飲創造的快樂。
春天,同樣歡迎巨樹和小草奉獻的綠,
儘管巨樹擎天,小草一葉。
歌詞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也遭致了部分人的攻擊。不管怎樣,中國安然地度過了改革開放的第六年——“市場繁榮興旺,物價基本穩定,城鄉人民生活繼續改善;對外開放出現新的局面(1983年年鑑)”。
年度延伸人物:創業英雄 “馬大俠”
馬雲的光環很多:全球最大的企業電子商務網站阿里巴巴的創始人、CCTV2004年度十大經濟人物。馬雲的光環很大“全球青年領袖”,“亞洲最具權力的25 名商人”。而2007年年底馬雲旗下的阿里巴巴上市,一舉誕生了中國最高市值的網際網路公司,與Google的融資額幾乎不相上下。
商業榮譽頭銜,來自於馬雲成功馳騁十餘年的“網路江湖”。心中有著很深的武俠情節的他,把做生意看成是在江湖上行走,自己則是提劍行走江湖的大俠。坐落在杭州的阿里巴巴總部,如同金庸小說的現實翻版:會議室被稱作“光明頂”,核心專案研究組被稱作“達摩院”。幾乎每個阿里巴巴和淘寶網的員工都有一個武俠名,也許剛進總部的大門,聽到的就是有人叫任盈盈去影印。
一個在創業者心目中成為大俠的人,只能是因為他的成功感染了別人。今天,被眾人看見站在財富與聲望頂峰的馬大俠,也是一路坎坷走來,經歷三次創業才真正起步。。 最好的txt下載網
1983:沉默中的崛起者(10)
剛過而立之年,馬雲放棄了別人眼中的美好職業:大學教師,正式下海做專業翻譯社:海博翻譯社。開張第一個月,翻譯社收入700元,但房租就2000元。大家恍然不知所措的時候,馬雲一個人揹著個大麻袋去義烏,賣小禮品,賣鮮花,賣書,賣衣服,賣手電筒,用這些買賣的收入彌補翻譯社入不敷出的艱難狀況。
在激情與堅持的努力下,海博翻譯社在成立三年之後終於開始了首次盈利,第四年達到收支基本平衡。到如今,海博是杭州最大的翻譯社。不過,翻譯社並沒有讓當時的馬雲賺到多少錢。據他回憶,從經營翻譯社中得到的最大財富是商業感悟,“經營翻譯社的過程,讓我明白成功者至少需要兼備兩種品質:一是,大膽執著的性格;二是,對市場的敏銳嗅覺。”
同樣是1995年,馬雲接觸網路。當他在美國發現網際網路上所顯示的中國企業資料是空白時,他感覺到一個巨大的空白市場悄然站在面前。於是,他倒騰起一個嶄新的專案——中國黃頁,美國的朋友負責技術,他負責開拓中國市場。
馬雲開始了一段被人認為是“騙子”的生意和生活,不斷嘗試著說服從沒見過網際網路的老闆掏錢做網頁。即使是他們成功做好第一個訂單:杭州的望湖賓館後,也沒辦法說服對方,讓對方相信照片上看到的賓館網站就是馬雲他們做的。迫不得已,馬雲把美國朋友的電話給他們,讓他們查有沒有這麼一回事兒。一直到宣傳效果出來,馬雲和他的中國黃頁才開始被人相信:1995年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召開,外國代表們在來中國之前專門上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