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難以理解,為什麼此時的投機是被允許的,而2007年的投機則是不道德的,應該受到譴責的。
金融危機之後,我國實體經濟面臨雙重考驗,一是能否以市場化的辦法化解產能過剩危機,二是人民幣能否成為自由兌換貨幣,這兩重關卡對於我國經濟是重大考驗,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4萬億元財政政策能否收效?鑑往而知來,與1997年、1998年的經濟緊縮週期相比,我國在1998年至1999年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自 1998年至2003年期間,政府發行長期建設國債9 100億元,由此拉動的投資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短期效應在積極財政政策推出半年後顯現,但中國經濟仍然經歷了4年的通縮期,直到2003年的房地產市場化,其實也就是高價化,2003年中國加快融入全球經濟體系後,才最終帶動了國內的消費,解決了國內產能過剩的問題。
經歷了2003年以後GDP兩位數以上的高速增長期,中國經濟有了一定的抵抗力,不得不指出的是,與1997年、1998年時相比,經歷數年經濟高速增長,家庭消費支出佔比在減少,而貧富差距在擴大。1997年家庭消費支出佔GDP的比重為,1998年為,而2007年為,民間消費在萎縮,中國過剩的產能只有靠外部投資與國際市場來消化。其間城鎮居民平均收入對農村居民平均收入之比從1997年的上升到2007年的。可見,我國目前所面臨的產能過剩等問題比1998年時更加嚴重,民間消費在削弱而不是在增強。
資本市場對政策到了痴迷的境界,形成群體性的政策依賴症,學界與分析師以政策讚歌為前哨,大隊投資者尾隨在後。金融危機後,中國經濟成為全球經濟上漲火車頭、引領全球經濟走出緊縮泥潭等言論觸目皆是,以為中國資本市場可以不顧所有利空特立獨行,忘了我國資源配置低效這一長期隱患,忘了大小非這一制度頑疾。倒是一些政府高官不好意思,時時提醒市場,金融危機沒有見底。這一清醒的論述寫進了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周告天下。
建立市場機制需要上百年的時間,美國代替英國花了一個世紀,在中國資本市場被關閉半個世紀後,以為旦夕之間就能乘虛而入引領全球,實在是健忘、自大得可以。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倒逼出來的股改
股改是中國資本市場走向全流通的一步,也是為市場化掃清障礙的重要一步。這正是中國經濟的弔詭之處,一方面社會迷信行政權力的威力,另一方面行政權力透過推進市場化,樹立自己的權威。百餘年的現代化之路,在民族集體無意識的深處,還是刻上了市場化的印記。即便是為行政正名,理由也是推進市場化改革,推進社會公平。
逼不得已出臺股改
不到萬不得已,股改不會出臺。
2001年6月12日,國務院正式釋出《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其中規定“減持國有股原則上採取市場定價方式”,把高價減持和首發、增發“捆綁”起來,名正言順地以減持國有股為社保籌次的名義掠奪二級市場投資者的利益。兩天後,上證指數見頂2 245點,隨即以急跌方式,展開了1994年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下調,最低點達998點。這一高點直到2006年12月14日,才被突破。
徒勞地與市場對抗了一年後,行政權力被迫讓步,管理層宣佈暫停在新股首發和增發中執行國有股減持政策,這一暫停等於變相終止。2002年6月23日晚,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釋出了國務院決定:對國內上市公司停止執行《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中關於利用證券市場減持國有股的規定,並不再出臺具體實施辦法。財政部和證監會發言人進一步指出,停止透過國內證券市場減持國有股後,為了增強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實力,除繼續採取國家財政增加撥款等方式外,有關部門將進一步研究,把部分國有股劃撥給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這部分劃撥的國有股不在證券市場上減持套現。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可以在需要時,透過分紅、向戰略投資者協議轉讓等形式來充實社保資金。在國有股以市場價減持終止後,所有市場人士心裡明白,透過股改實現全流通的序幕已經開啟,政府將痛下決心革除弊端。
截至2004年底,上市公司總股本7 149億股,其中非流通股份4 543億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64%,國有股份在非流通股份中佔74%。透過配股、送股等滋生的股份,仍然根據其原始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