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才質量過硬?對於這一點,它又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交代,並且很顯然——它不是軍需產品!
那我們不禁要疑惑了:“戰鬥機”這個詞,到底是緣何而來呢?不知道,沒有下文,也許是靈感襲來時的“傑作”吧!用中國古人的話說,這就是“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都是“花架子”,沒有真功夫。
春晚當中,宋丹丹那句“下蛋公雞,公雞中的戰鬥機”可謂是對波導手機的一個絕妙模仿與諷刺。
——公雞能下蛋嗎?
——GOD KNOWS(只有上帝知道)!
我們的企業在丟擲一個宣傳語,或者制定一個區隔點的時候,一定要先掂量掂量,看自己到底有沒有能力將這個區隔點支撐起來。沒有“金剛鑽”,就不要攬那個“瓷器活”!
消費者不是那麼容易被忽悠的,就算你躥紅一時,終歸也要“原形畢露”!到那個時候,再想翻身,就很難了,只會落得個“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下場。
因此,品牌的定位,一定是可以落實下去的,有著力點的,要讓消費者看到“哦,你說的是真的”。而不能只是飄在空中,只是喊一句空洞、浪漫的口號。經商不是玩藝術,這裡沒有絲毫浪漫可言!這裡有的,是生與死的較量。。 最好的txt下載網
三點一線一面(3)
我們再來看金立手機的營銷策略,
“華仔”代言的金立手機
它提出的口號是“金品質,立天下”,很MAN的感覺,很有力量,確實不錯。並且請來了“天王巨星”劉德華來擔任代言人,憑藉名人效應來帶動銷量,在現在的國產手機裡面,也算是做的很好的一個了。
但在強手如林的手機市場上,在NOKIA、MOTO這些“大哥”面前,“金立”真的可以理直氣壯地說自己是“金品質”嗎?當然,它現在做的還很好,自古“以成敗論英雄”,也許它的目標消費群是中低端客戶。無論怎樣,就讓我們保留這個疑問,拭目以待吧!
3。需求點——消費者的認可是關鍵
一說需求,好像大家都知道,不就是消費者願不願意買嗎。需求真的這麼簡單,只是由收入、產品價效比等客觀因素決定的嗎?要了解消費者的需求,真的是做做市場調查,看看調查問卷,總結整理一下就OK了嗎?完全按照消費者的意見開發出來的新產品,消費者就一定會買單嗎?
某食品企業為了打擊低端競爭對手,同時又不影響企業形象,決定把原來暢銷的某產品降價但不降質地推向市場。無論是做消費者調查還是市場測試,結果大受消費者歡迎。
“降價不降質”,消費者能不歡迎嗎?但事實證明,消費者嘴上喜歡,心裡不喜歡。
“平等”是如何實現的?
究其原因,是這家食品企業不瞭解消費者的心理。對消費者而言,只要產品以低價入市,他們就想當然地把產品當作低檔貨了,根本不可能得出“降價不降質”的結論!
他們為什麼要在調查問卷上撒謊呢?
這就是人的心理機制的問題了。當單純地思考時,我們用的是理性思維;而當真正行動時,我們就會把潛在的感性需求不自覺地加進去。
“自由、平等、博愛”的偉大口號,我們已經喊了幾百年,可是,戰爭、*、自私,又何時停止過呢?
美國一直喊“種族平等”,但這個遠大理想恐怕也只能在當今這位黑人總統的任期內,才能保持“理想狀態”吧!
人往往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侏儒!消費者也是人,我們不能對他們“另眼相看”。消費者的“言行不一”,在一定意義上已經是個普遍現象。
據一項調查表明,如果企業只是根據各種調研結論進行生產和銷售,那麼90%都是失敗的,成功率只有10%。
消費者調研通常隱含著一個重要前提:消費者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其實,這個前提是無法成立的。消費者也許能夠清晰地表達出顯在的需求,但他們根本無法表達出內心深處的、潛在的需求(這涉及到人的潛意識)。正像每個人在戀愛時都有自己的標準,但這種標準總也說不出來,或者不能完整地說出來一樣,直到有一天,一剎那的邂逅,讓我們將秘密吐露——就是他(她)!
消費者只能用他們能理解的(或者用調研者引導的)語言和概念,來表述自己的需求。但是,由於消費者的營銷語言和概念極其有限,還不足以完整地說出自身真實的需求。比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