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頁)
再者,品牌競爭也有助於廠商避免陷入價格競爭的誤區。
其實,國內很多手機廠商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新面孔,而是傳統的家電或IT廠商的變臉,在品牌知名度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但是如何把既有的品牌知名度,轉化為消費者對其手機產品的偏好,這才是關鍵所在!
家電和手機,在產品定位上還是有差異的。前者主要是家庭耐用消費品,後者更加個人化,屬於時尚消費品。據瞭解,目前國內消費者的購買意願的第一品牌,仍是國外品牌。
其實,中國的一些手機品牌,定位是非常好的,關鍵是沒有把這一定位持續、有效地傳播下去!
TCL手機
如TCL圍繞“中國手機新形象”的品牌主張所制定的整合營銷傳播方案,最終形成了“時尚、有品位”的中高階品牌形象。應該說,這個主導品牌在早期的品牌推廣上做得非常成功。
但是,隨著銷量的大幅提升和競爭的加劇,以前做得非常成功的定位宣傳工作逐漸被零敲碎打的產品推廣所替代,這就使得已經建立起來的品牌形象被迅速稀釋和瓦解。
究其根源,是由於國產手機品牌在維持品牌定位和大規模銷售這兩者的關係處理上沒有經驗。往往因為多品牌、多細分群體的推廣就犧牲掉了某種統一的定位。
其實,定位是企業的“根”,“根”沒有了,花開得再多也只會是“曇花一現”!儘管處理這個問題十分困難,但一些國際知名品牌,像MOTO和三星,還是做到了。
三點一線一面(6)
MOTO品牌的定位是“智慧演繹,無處不在”,它所有產品的定位基本都是遵循這一大方向。比如,“MOTO精彩,個性所在,各得所愛”以及“卡拉也MOTO,生活樂趣多”等宣傳口號,使得MOTO整個品牌的定位得到統一。它灌輸給消費者的品牌定位是反覆強化和多角度認知的,並非無章可循。
追求個性獨特和時尚設計一直是三星手機的統一定位,它所有的宣傳也是圍繞這一點做足了文章。這使得它吸引了國內眾多追求時尚的青年消費者。例如,在手機的顏色上,三星最早向消費者推出珍珠白;雙屏手機也是三星最先推出的。不僅如此,三星還最先倡導“手機也可以作為裝飾品”的新理念,這為它贏得了大量的消費者。
時尚、個性的三星手機
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上屬於後來者。然而,這個後來者卻成為了這個市場中最大的成功者。根據世界級品牌評估機構“國際品牌(interbrand)”與國際著名財經雜誌《商業週刊》共同實施的“2007年全球100大品牌”的調查結果顯示三星排名第21位,其品牌價值由2001年的52億美元上升到2007的億美元,六年間翻了三倍——這和它定位、宣傳的完美統一是分不開的。
國產手機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以主推多種多樣的單個手機新功能為主線,忽略了產品與產品之間的某種“心靈”上的聯絡,缺失了對整體品牌定位的全線傳播,從而品牌資產不斷流失。
阿里巴巴做電子商務,既不是最早的,也不是起點最高的,但為什麼今天卻成為了最成功的呢?
首先,阿里巴巴有一個很好的定位,他把目標群體定義在中小企業身上,將全球的中小企業的進出口資訊彙集起來,為中小企業提供一個交易的平臺。
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擅於將這種定位傳播給目標群體。阿里巴巴的CEO馬雲本人就是個擅於炒作的高手,他獨特的個性以及“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說話方式,使媒體總是能不斷地從他身上挖掘到“新聞”。此外他邀請金庸參加西湖論劍,邀請克林頓出席商業活動,每一次出手都能讓人驚訝不已,這就使得阿里巴巴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曝光。
此外,阿里巴巴還不斷地打廣告,從一線入口網站,到二三線的小網站,從贊助影視到贊助娛樂選秀活動,阿里巴巴不斷地宣傳著自己的形象。
因此,僅用了七年時間,阿里巴巴就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網站發展成為享譽全球的商業帝國,這充分體現了定位以及定位的全線傳播的重要性。
其實,定位的宣傳執行比制定定位策略本身更重要,因為“制定定位”只是企業自己做出來的、理念上的東西,而只有把宣傳、執行等各個環節都做好了,消費者才能認可你,你才能真正地崛起!
5。全面調整
全面調整,就是把不符合定位的,全部砍掉,一切宣傳都圍繞定位來進行。如果我賣天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