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頁)
時候,也是最容易做定位的時候。所有的店都沒有定位,這個時候就有很多可以選擇的空間。
搶佔第一定位法——我是第一我怕誰(2)
每一個產業裡邊都分高階、中端和低端,當有很大選擇空間的時候,就要先做高階客戶,為什麼?大部分利潤都在高階客戶那邊。像耐克、阿迪,像寶馬、賓士,像LV、Levi�s……哪一個不是做高階客戶,哪一個不是同類當中最貴的,因為貴才賺得多啊!
還記得電影《大腕》裡那段經典的充滿馮氏幽默的臺詞是怎麼說的嗎:
“一定得選最好的黃金地段,僱法國設計師,建就得建最高檔次的公寓。電梯直接入戶,戶型最小也得四百平米。什麼寬頻啊,光纜啊,衛星啊,能接的都給他接上。樓頂花園兒,樓裡有游泳池,門口再站一英國管家,戴假髮,特紳士那種。業主一進門,甭管有事兒沒事兒都得跟人家說:May I help you,Sir?一口地道的英國倫敦腔,倍兒有面子!”
“社群裡再建一所貴族學校,教材用哈佛的,一年光學費就得幾萬美金。再建一所美國診所,二十四小時候診,就一個字兒:貴,看感冒就得花個萬八千的。周圍的鄰居不是開寶馬就是開賓士,你要是開一日本車,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你說這樣的公寓,一平米得賣多少錢?”
“我覺得怎麼著也得兩千美金吧。”
“兩千美金?那是成本,四千美金起,你還別嫌貴,還不打折!你得研究業主的購物心理:願意掏兩千美金買房的業主,根本不在乎再多掏兩千。什麼叫成功人士,成功人士就是買什麼東西都買最貴的,不買最好的。所以,我們做房地產的口號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貴!”
說得有點誇張了;當然,人家那是藝術——越誇張,藝術效果越好。我們經商的,產品可能不像廣告裡宣傳的那麼“誇張”,質量可能不是同類當中最好的,但也絕對不能比其他產品的質量差!
因為高階客戶有一個特點,他們對價格不敏感,對品質則很在乎。而低端客戶恰好相反,他們對價格很敏感,對品質卻不是特別在乎。你質量不如人家,那就是你的“小辮子”,早晚會被你的對手抓住。一旦被抓住了,弄不好就“永世不得翻身”。
像三鹿奶粉,它的領導層做得就有點忒“誇張”了——它不是往奶粉裡摻三聚氰胺,而是往三聚氰胺裡摻奶粉!質量怎麼樣先不說,起碼你不能害死人啊,這是最基本的。這就是企業管理者的重大失誤!而且不是能力上的失誤,是素質上的失誤、道德上的失德!
接著說大閘蟹,大閘蟹的質量怎麼定,怎麼分高階、低端?凡是四兩以上的大閘蟹都算高階,都是品質比較好的。四兩,以這個重量為好壞的分界線。於是,我就給他寫了一句話:上海第一家只賣四兩以上大閘蟹的店。就這一句話,我還讓他製成霓紅燈,以便吸引更多的顧客。
小余又在我的建議下,把小店裡邊簡單裝修了一下,把四兩以下的小螃蟹都給別人去賣——這叫強制性區隔市場,這就是定位,別人賣的都是中低端產品,我只賣高階貨。
陽澄湖大閘蟹
有一個“族群”是專門吃陽澄湖大閘蟹的,這些人對大閘蟹的品質十分挑剔,因此凡是想買好的大閘蟹的,都到小余的店裡買。高階客戶對品質很在乎,反正四兩以上都很好,只要活的,都很新鮮,質量一定沒問題。而且又是第一家,結果口碑越來越好,利潤也越來越高。
後來,他簡單做了一個統計,他的利潤是其他小店的六倍以上。就這一句話,一個“第一”,效果十分明顯,這就是定位的價值。
搶佔第一定位法——我是第一我怕誰(3)
無論是高階產品,還是中低端產品,無論是小吃店,還是大公司,都必須要有自己的定位。有了定位,你才會有賣點,消費者才會記住你、光顧你;你的企業才能生存下來,才有機會發展、壯大,成為行業的“領頭羊”。
2。沒有第一,那就創造第一
可能有人會說:哪有那麼多第一等著我去“臨幸”,如果我是第一,我就不用發愁了!
有一句話說得好“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如果沒有第一,我們就自己創造第一。
雄偉的喜馬拉雅山
這就好比你爬上了喜馬拉雅山,但你肯定不是第一個爬上喜馬拉雅山的人。但是,你研究了以前爬上喜馬拉雅山的人後發現,他們當中有中國人、有美國人,有日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