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頁)
知。但是,這樣一個營運狀況良好、資金雄厚、聲名顯赫的企業,卻因為用人失誤,而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其創始人為使總源企業管理現代化,參與國際競爭,聘請了一位日本人全權負責公司的經營管理,而這位日本人不熟悉中國企業的環境,生般日本的管理方法,結果在其三年任期內,企業虧損億元,使企業走上了絕路。還有一家公司,老總看中了一位媒介總監,把他當成罕見的人才聘用,但這位總監雖有治企之才,卻無容人之量,他只要發現公司有能力的人即將對他構成威脅,就會千方百計地把人家擠走,致使公司的副總、策劃總監都紛紛地遞交了辭呈,而跑到了競爭對手的企業裡高就了,結果,不但給競爭對手輸送了優秀人才,也為本企業挖好了墓穴。
“猴王”摘帽,是一個亂作為的典型例子。創立於1983年的猴王集團,由1958年建廠的國營宜昌市“七一”拉絲廠發展而來,曾創下過輝煌業績,是我國512戶重點國有大型企業集團之一,也是我國120戶現代企業制度試點企業之一,還是國有企業中上市較早的公司之一。原有職工3000多人,註冊資金億元,主要生產電焊條,曾在全國同行業中具有重要影響,其產品因質優價廉而供不應求,呈現門庭若市的場景。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生機勃勃的企業,卻在2000年底爆出了虧損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所屬上市公司猴王股份被證券監管部門視為上市公司不規範運作的典型,2001年2月27日,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其破產,“猴王”的桂冠被摘了下來。
一個欣欣向榮、勃勃生機的企業,何以走向末路?究其原因,就是集團領導人陶醉在了“鶯歌燕舞”的景象之中,被一時的繁榮衝昏了頭腦,以及迷失了方向,跌倒在亂作為之中。一是盲目擴張。他們推行了“負債經營、大力擴張”的經營方略,提出了“三百”方針,就是要在全國建100個電焊條廠,開100家商店,搞100個公司,在這一方針指引下,企業短期內急劇擴充膨脹,為滿足企業擴張對管理者的需求,1994年至1995年,招收了1680名大中專畢業生,經過兩個月培訓後,就全部委以廠長、經理的重任,結果導致大多數企業經營不善、虧損嚴重,並帶來產品質量下滑、資金體外迴圈、造成虧損累累。“三百方針”直接損失億元,投資興辦的5個酒店損失億元,投資其他19個企業或專案損失億元,動用10億元資金違規在宜昌、深圳、武漢等地開設136個賬戶,炒股損失億元,企業涉足的行業還有啤酒、玻璃製造、柴油發動機、金剛石等,其下屬企業達二、三百家,卻沒有一個準確數字;三是惡意圈錢,掏空上市公司。猴王集團以大股東身份直接從股份公司拿錢搞擴張,股份公司對集團的應收款達億元,外加3億元擔保;四是管理失控。猴王集團破產前上報總資產達億元,而破產後的審計核實數僅為5億元,管理失控的情況十分驚人。就這樣,一個好端端的企業因領導人的亂作為,而走向了死亡。
魯迅曾說:“種牡丹者得花,種蒺藜者得刺”。如果你把金錢當成“上帝”,他會象魔鬼一樣折磨你。因此說:“不願得惡報者,勿施惡於他人”。每個人都有作為的能力,為國出力,為民造福,為己提升,這叫作為;而為一己私利,坑害國家,傷害百姓,中飽私囊,這叫做亂為。而亂為者,輕則丟官,重則做牢殺頭,絕少有善終之人,既使事不敗露,也是如坐針氈,芒刺在背,終生不得安寧,到頭來害人害已。
“古今得禍,精明人十居其九。”“天下多少虧心事,都由聰明做出來。”亂作為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就是自以為是,自作聰明。而從古至今,因聰明害死自己者不計其數。聰明是好事,聰明是智慧的基礎,聰明者更易於成功,但是,如果自作聰明,處處顯示聰明,或者耍小聰明,結果做出一些荒唐事來,直至丟官丟命。三國時期,袁紹“多端寡要,好謀無決,外寬內忌,用人疑之,結果兵敗官渡”;周瑜極為聰明,因為聰明過度,被諸葛亮三氣而死;司馬懿聰明過人,但因聰明而多疑,被諸葛亮“空城計”所迷;最為典型的是曹操手下的行軍主薄楊修,可謂聰明絕頂,曹操在大門上寫了個“活”字,他馬上會意丞相嫌太闊氣了,命人把大門改小;曹操殺侍衛,他說:“丞相非在夢中”;曹操用“雞肋”做軍中口令,他馬上收拾行裝準備撤兵,這一切都讓曹操感到不舒服,好象受到威脅,於是以“亂我軍心”之罪名,將楊修殺掉了。聰明是可貴的,但若不用在可用之處,就是亂為,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反害了卿卿性命。”聰明人之所以聰明,就在於能把別人的智慧化為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