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在東漢末年打過黃巾的不止曹操一個人,劉備、孫堅、袁紹、袁術和其他的人都打過。再把歷史範圍說廣泛一點:漢光武帝劉秀打過赤眉、銅馬;唐太宗李世民打過竇建德、劉武周;漢高祖劉邦和楚霸王項羽同是起義軍的領袖而互相打;明太祖朱元璋坐天下,不是從元人手裡直接打下來的,而主要是從起義者的手裡打下來的。
因此,郭沫若說,問題倒應該進一步看看,三國屯田水利圖
曹操打了黃巾起義軍之後的後果如何?有沒有違背黃巾起義的目的?曹操的青州兵解決了農民起義軍的起義目的:人民要吃飯。在東漢末年,人民的衣食之源,被腐朽的王朝和一些皇親國戚、宦官豪族所壟斷。他們互相殘殺,使人民遭受殘酷苦役,脫離土地,無以聊生。人民要活下去,不得不起義。曹操頒佈限制豪強的法令,建立起安定的秩序。
曹操在建安元年(196)開始大興屯田,募民許下耕種,得谷百萬斛,以後逐步推廣到沛、揚州、淮南、芍陂等地。郡國創制田官,有典農中郎將、典農都尉等,專職領導,自成系統。“五年中倉廩充實,百姓殷足。”和屯田並舉的是推廣稻田:課民耕桑,兼開稻田;修葺塘渠,以灌稻田;改用水排,代替馬排。結果如《魏書》所稱:“遂兼滅群賊,克平天下。”
曹操除了在政治上採取抑豪強的方針,在經濟上採用屯田政策之外,在教育上也專注精神不遺餘力。如他下令興建學校,縣滿五百戶,置校官。在這基礎上,他獎勵文學藝術的創作,召集文士。他自己手不釋卷,更是不可多得的詩賦大家。他註釋的《魏武注孫子》兵法書,是中國第一部系統地介紹“孫子兵法”的書。他還白天講武,晚上研讀經傳,“登高必賦”,喜填新詩,“被之管絃,皆成樂章”。
“建安文學”的形成,曹操更具有誘掖獎進之功。
第一流的詩人與藝術家
“建安文學”即指由漢末建安元年(196)到魏明帝(227—239)時期40餘年的文學史上的新紀元。建安文學作家中,最著名的是“三曹”和“七子”。三曹是指曹操、曹丕及曹植父子,其中以曹植最負盛名,被譽為屈原以後最偉大的詩人,是整個建安時代的文學泰斗。七子號稱“鄴下七子”,是指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⒘蹊迤呷恕U餛呷耍��絲茲詒簧蓖猓�淥��碩際遣薌業那蹇汀F呷說敝校�囊醞豸幼罡菏⒚��
建安時代的詩篇,流傳下來的將近有300篇,其中三曹和七子共佔230篇之多,可見這幾人非凡的成就。曹操是建安文學的領袖,他的《蒿里行》、《短歌行》、《苦寒行》、《秋胡行》等特別有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短歌行》摘句)
誠如吳晗所說:“曹操這個人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他是當時最偉大的軍事家,第一流的政治家,第一流的詩人。此外他還是藝術家,寫一筆好草字,懂音樂,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劉備、孫權遠不如他。”
是奸是雄世人論:曹操(3)
曹操殺楊修、殺孔融,給他帶來了好殺人的臭名。但這些是事出有因的。在他裁抑豪強的做法下,東漢的兩個最大豪族便首當其衝。袁、楊兩家是四世作公的,袁家兄弟被滅,楊家楊修有才,卻是袁家外甥。孔融是孔子之後,素負重名,堅持儒家思想,與曹操志同道不同。相反地,不是名門大族出身的廣陵陳琳為袁紹作檄文痛罵曹操,連祖宗八代都臭罵一通,後來陳琳投降,曹操對他說:“你替袁本初罵人,罵我也就可以了,惡惡止其身,怎麼連我祖宗八代都罵起來呢?”陳琳謝罪,也就算了,沒想到還會被重用,日後軍國書檄,多出自陳琳手筆。
曹操用人只挑才幹,不問門族品德。他幾次下令求賢,即使竊金、盜嫂之徒都可以用,如張遼、徐晃、龐德都做到大官;劉放、孫資都不是名門大族,卻被用為監、令,受到曹操的信任。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千里遠征烏桓,長驅直入東北遼河流域,平定三郡烏桓,消除了當時主要邊患,使中原免於蠻夷的侵略,四夷也紛紛請降稱臣。若無曹操,“五胡亂華”可能會提早六七十年發生。這一次戰爭,曹操徹底征服了烏桓,救回十幾萬戶被擄的漢族人民,保證了邊境人民生活的安寧。
歷史學家翦伯贊說:
曹操一貫地把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