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頁)
“小甜甜”點心:成功,以愛為名
愛你正在做的事
對於現代人而言,工作不只是簡單地為了解決吃飯問題,人們更希望透過工作或事業的發展來達到自我價值的肯定。
做自己熱愛的工作,才能活得充實;堅持不懈,就能發現自己每天都在進步,每天都會感到快樂。
一個人最快樂的事就是工作與興趣合二為一。如果從事的是一份自己都認為無趣、無意義、無足輕重的工作,那麼,我們很難全身心投入進去。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所做的工作讓自己覺得很有意義的時候,我們才會不斷努力、爭取成功。所以,在選擇未來的時候,我們可以列出幾項自己喜愛的職業,進行分析,分別找出是什麼吸引自己,然後找出覺得最有意義的一項去從事。對工作的愛,將成為激勵我們克服障礙、銳意進取的動力。
你必須愛上自己的工作,並將其視為生活的一部分。這樣才會建立起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令自己開心工作、快樂生活。
愛的力量
不管做什麼,我們都應當保持一種最純潔的本真善良,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成功做事之道。
友善的處世態度,對現代女性而言尤為重要。
做事業好比做人。一顆充滿愛的心,是做人的要務,也應當貫穿於事業的經營之中。美好的事業需要愛心,對待工作、對待夥伴、對待客戶,我們都應該揉進自己的點點善意與真誠。
當愛心傳遞的時候,會在人們心中根植同一種力量,彼此真誠面對,相依相扶,可以融化人生的艱辛與困苦。
生命的動能是透過燃燒自己而釋放出來的能量。能否充分發揮、能否創造出力量,最重要的無非就是“愛”了。當內心有熱情燃燒的時候,我們的能量才會不斷地湧現出來。
與愛攜手吧。
一路同行,待員工如家人
龔如心去世的訊息傳來,華懋集團的員工們有的默默垂淚,有的失聲痛哭。
她富可敵國,更是全香港最有權力的女性之一。在華懋,她掌握著所有員工的前途。但是,她沒有凌駕之勢,也絕無半點虛榮之意,在自己的公司裡掌握了至高權力,臉上卻常常帶著溫和、明朗的笑容,和所有的員工們打成一片。她喜歡和年輕人聊天,有她的地方,就有爽朗的笑聲,而她自己也因此煥發了更多的青春和活力。
人力資源是做企業最重要的的問題。作為一個龐大的跨國公司的掌舵人,龔如心有自己獨特的管理策略:重情重義、以公司為家。在她身邊,有許多曾為華懋效力多年的###,從當年的基業初奠到現在的宏圖大展,一直和她打拼在一起。長久的合作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這樣如家人般信任、親密的氛圍裡,培養了多數人對工作、對公司,乃至對華懋事業的無限熱情和責任感。
身居高位,龔如心依然會像當年一樣下工地,而且和從前一樣跟工人討論相關的問題,看得仔細,問得具體。她不用名字稱呼她的員工,而是你管什麼就叫你什麼,比如管買水泥的員工叫“水泥”,而管玻璃採購的叫“玻璃”。工人們都認識她,看到她來了,不論是油漆工、水泥工,還是地板工、木工,遠遠地就主動打招呼,還常常會圍過來和她聊天。
香港人多地少、物價高昂,午間的工作餐是出了名的難等、難吃、價高。華懋集團大部分的頭頭腦腦都在香港總部的寫字樓裡辦公,總共一百多人。龔如心為了讓大家吃好,不用在這件事上為難,索性將人都叫進大樓裡來一起吃。不管是管理層、普通員工,還是清潔人員,大家天天見面,天天講話,天天在一起吃飯,彼此熟悉得像一家人,
數十年來,龔如心從沒有主動辭退過員工,即使在香港經濟不景氣、公司陷於低潮的時候,她也不會透過減員來減輕公司的壓力。她總覺得,大家在一起工作,就是一家人,有困難,一起挺過去就好了。
龔如心工作極為繁忙,少有空閒的時候。即使這樣,她仍是關心著下屬的事,誰結婚了、誰生孩子了,她都會放在心上,不時送上驚喜。華懋派駐國外的經理,也和她熟稔得像老朋友一樣。每次她去英國,就直接住在英國公司的總經理家裡,不但省去大筆開支,還像在家裡一樣舒服自在,樂得逍遙。
龔如心好像有一個巨大的磁場,總能在身邊聚集一批能夠隨她一起激動、一起堅持、一起經歷挫折的人。這一批人形成了一支緊密而有效的團隊,跟隨著龔如心打拼江山並且不斷前行。
出現在員工面前的龔如心,是一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