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第二個資金來源就是學校。美國的學校是非盈利組織,但因為許多校友捐了很多的錢,所以有一個很大的基金,這個基金也要去增值來養著學校。另外,還有一些私人的基金,如比爾·蓋茨的蓋茨基金,現在也成為一個賺錢的基金,因為只有這樣,基金才可以永遠做下去。美國比較老牌的像洛克菲勒基金會等,都是很大的基金。
像我們這種做風險投資經驗比較久的機構,就有很多資金源來找我們,希望我們幫他們賺錢。我們也很開放,但是要成立新的管理基金,一個合夥人又不可能管很多的錢,所以我們選擇都很謹慎。一般來講,一個合夥人管的錢一年不能夠超過5000萬~1億美元,因為一般的合夥人一年能夠管5000萬美元就很了不起了。許多人可能覺得錢越多越好,其實不容易,我覺得花起錢來比掙錢還難,還頭疼。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如何規避風險
風險投資商對於所謂風險,實際上是沒有任何辦法規避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不去管理公司,我們只是個小股東。一般來講風險投資商持股不會超過30%,也沒有辦法成天去管公司。只有當創業公司遇到困難的時候,儘快到達它需要幫助的地方。在美國,投資人遵循的一般規律是,所投資的專案半徑不要超過300~600公里的範圍。換句話說,300公里,四個小時車程就能趕到,能夠及早地見面溝通。
我們怎麼規避風險呢?實際上,我們在評估專案的時候要做很多方面的工作。譬如說找一些市場研究報道,找一些專家,提供這個專案的市場方面的資訊。還可以用一些信得過的公司資料,比如說我們IDG有一個有利的優勢——IDG有一個研究公司,叫IDC市場研究公司,一些關於IT方面的資料研究,我們是權威。
其實,最大的風險還是管理的風險,也就是創業團隊的素質。第一,要對一把手進行調查。我們會找很多他的朋友,瞭解他過去有沒有劣跡,是不是坑過人,做過什麼壞事,甚至包括他家裡是不是很幸福,是不是跟老婆鬧離婚,這些事情都需要弄明白。
第二,瞭解他團隊中的這些人素質好不好。有的人老弟管這個,老婆管那個,這樣的公司我就不一定會投,為什麼呢?因為我覺得他能力不行,他不能信任別人,不是一個很好的領導者,把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搞到公司裡來,能人就給埋沒了。
但是,評估來評估去,有很多風險也是沒有辦法規避的。我們曾投過的一個公司非常好,管理者非常棒,但是這個人特別喜歡開車,而且開得非常快。我們老勸他車別開太快,他說在他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是他的兒子,一個是他的車子,老婆都排在二者之後。有一次他遇車禍死了,這就是風險,你防不勝防。
對於風險投資而言,我們希望是投一個行業,並不一定是投某一個專案,這樣風險也就相對較小。為什麼投一個行業很重要呢?任何一個大的行業裡面,第一名能掙錢,第二名能掙錢,第三名也能掙錢。對於風險投資來講,看準一個行業的話,可能每一個專案都要拿來分析,看看一個行業內的這些公司有什麼不同。比方說我們一個成功的例子,我們投了3721,我們也投了百度,我們還投了中搜,都是做搜尋的網站,但是每一個搜尋都不一樣。
許多人說政策風險是風險投資商考慮最多的事情,我不這麼認為。當然,我們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不過我覺得不斷有檔案出臺是好事。為什麼是好事呢?有法總比沒有法好,因為過去沒有法;很多東西都是灰色經營,有了規則就使得公司業務更加規範。所以我們在處理政策風險的時候,每一次出臺政策我們首先在想,政府為什麼出這個法,政府要解決什麼問題,然後思考在操作上我們有什麼不方便,再跟政府去溝通。
我們現在這種溝通也有了自己的渠道,就是中華創業投資協會。我們透過這個協會跟政府有關的領導,尤其是那些真正起草政策檔案的人溝通,怎樣找出一些更容易執行和操作的方式,使得政府相關人員能夠聽得進你的一些意見,這是現在投資環境進步的一個表現。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失敗率20%
IDG是中國最早的也是投得最多的風險投資商,那麼有沒有失敗的案例呢?
一般來講,在國外風險投資商投十個,成功兩個就不錯了。IDG在中國,大概投十個有三個是成功的,非常高了,而且還有兩三個,也不能說是失敗,能不能上市說不定,所以還在耗著,也不用管。後來我估計大概只有20%左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