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海信突圍 > 第1部分

第1部分(第2/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網遊:我覺醒了兩個隱藏職業網遊炎黃:化身千萬影視評論網遊之我專精保命技能王者:我神級實力,一秀五!戰錘40k灰燼編年史從傳奇開始證道成神NBA:投籃四萬年紅樓之林家有嫡子闖關遊戲,詞條太強了攻略一時爽,死遁回來洗白小黑屋天選搭檔,談戀愛不耽誤搞事業十日終焉凡塵領域穿書:炮灰他要頂不住了凰臨天下:重生之謀權為後成為黑暗四天王致力於幹掉四聖獸武俠網遊:比武穆念慈,黃蓉急了是勇者就上1000層網遊:禍亂江湖王者:月光啊,閃爆他們!

問我怎麼看這個事情,我向他口羅嗦了半天,茲錄如下:

我是在2個月前知道這個訊息的,當時海信的一位高管向我透露,說他們有一撥人在和顧雛軍談判。那時顧雛軍還沒被抓起來。

我覺得收購很正常。海信雖然在電子百強中排在前十位,從第六到第九都排過,但給人的感覺是它從來沒有到達過產業霸主地位,沒有真正地成為巨頭。它從來沒有在電視機行業、空調行業成為第一,除了變頻空調領域外。海信要想做大肯定要擴張,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併購。唯一不同的是,很多企業跑到海外併購,而它是在國內併購。

其實科龍的股價下降得並不多,說明投資者對它仍有信心,還值錢;另外,中國股市價值本來就被整體低估了。很重要的一點是,海信的其他業務之間可以做到相互支撐,比如它的晶片,可以把整體成本降得很低。也許別人收購會有很大的壓力,海信應該沒什麼問題。海信負債率很低,在國際上公認的60%的安全線以下,它自己積累了很多錢,海信在青島建資訊產業園時就沒有貸款,是拿自己的錢蓋的。我估計這9億元都是它自己的現金。它每年的利潤積累下來也不投別的,賬上有很多錢。海信在國內家電行業中,應該是財務狀況最好的。此外,它是唯一一家沒有出過大事的企業。比如,海爾曾被強烈質疑財務狀況,2004年又被郎鹹平質疑;長虹的APEX事件;科龍更不用說;康佳前兩年的鉅虧,TCL也公佈虧損;而像春蘭,基本上已經不再是家電行業的一線品牌。

至於海信這次收購的戰略考慮,我和周厚健聊過海外併購,週一直幫TCL說話,我認為需要等一些時間再看看。海信在海外的併購都是在不發達地區,基本上都是投入比較小,但實際價值非常大的。看海信控制科龍,我們可以用加減法。孫子兵法說,“全敵以降”,意思是,我把你吃掉,我把你打垮,我們都變成零;現在是你是零,我是二,以前我們是對手,現在你不是了。而且得到這種變化,海信只花了9個億。海信還是覺得“白電”發展空間很大,想做好。

海信目前面臨的最大困境是速度不夠。雖然速度已經很快了,但還是不夠。我認為,中國企業到了和跨國公司競爭的臨界點,尤其是電視機行業更新換代已經完成,但中國企業還是這樣,你會發現只有海信一家好沒有用,只有幾家好也沒有用,只能是整個行業好才行,否則就完蛋了。中國家電行業面臨跨國公司的壓力是最大的,這個很要命,必須得想點招兒。挺過去,以後就成為大公司,挺不過去,這一輪就被幹掉了。包括海信在內。海信以前給人的感覺總是擴張性不強,現在能感覺到它這種擴張的慾望。速度就是進取心。海信原來一直強調穩健,2002…2003年有大規模併購,2004年又開始沉默,現在又開始新一輪擴張了。

這就是我所知道的海信,某種意義上也是我寫這本書的初衷。

海信是中國家電業的一個異類。細心的讀者一定會發現,在中國家電業所謂“巨頭”當中,海信是唯一沒有出現過大危機的一家。

前言(2)

這就是中國家電業的現實,殘酷的現實。所以,我曾在《海信經驗》裡這樣褒獎海信:

海信從來就不是一個奇蹟。它面對現實,內斂而有深度,優雅得如同紳士。它喜歡透過思考來解決問題,透過競爭獲得成功。它的董事長周厚健先生總是說:“我們要做百年海信。”

做百年企業,這在北美和歐洲並不罕見,但在市場經濟實施只有十幾年時間的中國來說,它是一個遙遠的夢想。

在一個個同行者倒斃於中途時,海信依然走在路上;當一個個競爭對手出現醜聞、危機而遭到媒體的###和質疑時,海信安然無恙。

是什麼讓海信成為海信?

是什麼促使海信健康地走了這麼些年?

海信的歷史算不上長,2004年才進行了35週年的慶賀,這當然包括它作為青島無線電二廠、青島電視機總廠和青島電視機廠的年頭。從這些名字中,我們不難想像,在一個計劃經濟的年代,一家普通國有企業艱難的成長之路。

真正的海信從1992年醞釀,那時候35歲的周厚健先生剛擔任青島電視機廠廠長,他似乎突然從計劃經濟的桎梏中解放出來,立志要推翻一箇舊工廠,締造一個新企業。一年後,“海信”這個名稱進入他的視野,又過了一年,“Hisense”誕生,一箇舊的工廠終於脫胎換骨為一個新生的企業。

所以,海信真正的生命,只有十幾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小文正傳篇外兩篇丹青朝群星,我的歸宿玻璃方糖大明官妻年少不怕輕狂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