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頁)
,含義就是用一半鹽酸水解生產的化學醬油加一半釀造醬油勾兌而成的醬油。 實際上,廣式標準“質疑”國家標準的真正意圖就在於,當一些廣東企業生產特色醬油時,如果不能成為“釀造”醬油,勢必打入配製醬油之列。而“配製”醬油將永遠和氯丙醇緊密相連——就如同二噁英與進口奶粉形影不離一樣——其標籤就是一道貼在自己臉上永不赦免的封殺令。 因此,“生抽王”、“老抽王”們對廣式醬油國家標準出臺的呼籲便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2001年 李清宇 ) 中國醬油爆發“標準之爭” 被歐盟封殺近一年半的中國醬油能否重返歐洲市場?一個多月後,答案將水落石出。按照計劃,5月12日,拖延一年之久的歐盟代表團將到達中國。此行的目的是檢查中國醬油生產企業的產品是否符合歐盟的進口標準,而其中最重要的指標便是一種叫做“三氯丙醇”的物質。 “三氯丙醇”阻住出口 1999年10月,歐盟對中國出口的部分醬油進行抽查,發現三氯丙醇嚴重超標,隨即全面禁止了中國醬油的進口。三氯丙醇是一種“有可能引發癌症”的物質。美國、日本等國已經明確指認“三氯丙醇4種異構體對人體可產生不同程度的致癌效應”。根據歐盟成員國所採用的國家檢查三氯丙醇含量的標準,在40%的乾重情況下,要求每千克醬油中三氯丙醇含量不得超過毫克。 事件發生後,歐盟表示將組建代表團到中國檢查。中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局推薦14家醬油標準生產企業接受歐盟代表團的檢查。如果到時候中國生產醬油的14家大型企業不能透過歐盟的檢查,則意味著中國再也不能向歐盟出口醬油了。 據業內人士介紹,在被逐出歐盟之前,我國每年向歐盟出口醬油萬噸,產值800多萬美元。 然而,就在歐盟代表團到來之前,中國醬油行業卻掀起一場“標準之爭”。 廣式醬油要“自立門戶” 元旦剛過,國家經貿委和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同時收到一份關於制定廣式醬油、廣式食醋標準的申請。 申請的提出,源於我國第一部帶有條文強制性質的醬油和食醋國家標準的釋出。2000年9月1日釋出的新標準有強制性的特點,自2001年9月1日起,企業必須根據生產工藝的不同,在產品標識上註明是“釀造”還是“配製”。檢驗證實,釀造醬油不存在三氯丙醇問題,已成為中國醬油生產企業的心腹大患的三氯丙醇存在於配製醬油必需的原料——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中。 這份申請檔案稱,新國家標準將會改變廣式醬油的風味,直接影響銷路和出口。原因在於,廣式醬油在釀造醬油中加入草菇或海產品提取液。按新標準,這類醬油既不能歸入配製醬油;同時,國家標準中一些技術要求與廣式醬油的發酵特點相沖突。 資料顯示,目前廣式醬油已佔到全國產量的40%,出口50%。這份公文可謂非同小可,因為對它的處置,將關係到廣東省500餘家、福建等省數百家廣式醬油生產企業的生死。 3月17日,醬油國家標準的參與制定者石家莊珍極釀造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召開國家醬油標準宣傳會。會上,權威人士證實:這份申請已被有關部門否決。 中國調味品協會會長衛祥雲明確表示,制定廣式醬油標準是不可能的。起草一個這樣的地方性標準,國家標準的權威性就不起作用了。他同時解釋,這並不表明廣東的廠家都抵制國家醬油標準,提出制定廣式醬油標準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中國食品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郝煜透露,1999年12月,專家審定標準時,廣東地區就提出新增了草菇的廣式醬油應如何定性的問題,當時就得到明確答覆:只要沒加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就應列入釀造醬油。而醬油國家標準的起草者之一、珍極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張林認為,從制定廣式醬油標準的提議看,屬於理解上存在一些誤會,配製醬油特指的是釀造醬油和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的混合物。 “釀造”與“配製”誰優誰劣? 2001年初,全國食品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一份檔案中也提到,最近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抽查了6省(市)市場銷售的93種品牌的醬油,經檢測,三氯丙醇含量按“歐盟標準”考核,不合格率達84%;按我國行業標準(SB10338-2000)考核,不合格率達41%。 郝煜認為,歐盟的標準太高,實際上三氯丙醇達到一定量才可能致癌。但是,制定出國家標準,規範中國醬油市場,告訴消費者什麼醬油可能含三氯丙醇,這是非常必要的。 據衛祥雲介紹,1975年,原商業部在青島召開全國調味品工作會議,才開始制定醬油標準,對醬油進行化驗和檢驗。此前,中國沒有醬油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