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公用權和以權謀私的對比賬——政治前途賬、經濟收入賬、家庭親情賬、社會信譽賬。
在煤炭行業裡,國投新集並不算大,企業規模雖沒有進入中國國企500強,但納稅卻從幾年前就已進入500強,而且逐年在上升,2008年排在全國的第312位。劉誼說:誠信納稅和我們的企業文化是一致的。是國有企業,就要對國家負責,納稅也是為國家作貢獻。新集二十年,沒有一次偷稅、漏稅記錄。
……
新集的“紅”有目共睹。
黑與紅相間,國投新集傳遞給我們的是烏金燃燒中的一股紅火之情。
黑色煤炭,是國投新集賴以生存的土壤;紅色形象,則是國投新集從優秀走向卓越,持續發展的通行證。紅與黑,對新集而言,均不可或缺。
上了《人民日報》
當一個企業的名字與民族、國家緊密相連的時候,它所代表的,就決不再僅僅是一個個體——在企業的靈與肉、悲與歡的寓言中,所呈現的早已是那個民族乃至國家思考、困惑、發展、騰飛的生命歷程。
1995年,《人民日報》刊登了文章《新集煤田開發路子新》,全文如下:正在開發中的淮南新集礦區,真可謂新紀錄雲集,且看最先投產的新集礦:
工期,原設計從施工準備到年產90萬噸,花12年時間,實際到去年年產170萬噸,僅用5年半時間;
產量,當年投產,當年就達標,而且當年就突破設計水平,第二年就接近翻番;
引子 國投新集:大風起兮雲飛揚(3)
用人,設計定員2923人,實際只用了812人;
投資,噸煤投資190元,不到同類礦井投資的二分之一,從施工期算起,9年時間就可以還清全部貸款本息,將創煤炭企業較短還貸的先例。
國家開發銀行對新集評估後,稱讚新集礦是“一個效益型煤炭企業的成功範例”,走出了我國能源工業開發的新路子。
新集礦區是全國地方煤礦15個重點開發礦井之一,1989年年底開工建設,國家不包投資,大部分資金要靠地方自籌。以業主負責制形式組織開發建設、經營的新集礦,大膽決策,廣泛採用先進技術和工藝,修改設計,千方百計縮短工期,降低造價,力爭早出煤、早收益。
他們突破傳統設計規範束縛,不是將所有巷道一次建成,再投產出煤,而是採用少打井筒,就淺就近佈置採區,減少打井開巷的工作量。開採這樣規模的礦井,按傳統設計,要建主、副井和風井三個井,主、副井打到運輸水平,風井打到迴風水平。而新集只打了兩口井,副井打到運輸水平,主井打到迴風水平,提煤兼迴風,等於節省了一個半井筒,僅此一項縮短工期一年,節約投資760萬元。
過去井下開巷道都選在岩層之間,新集則儘量多做煤巷,少做巖巷。煤巷每一米可產21噸煤,基本不用投入。因此設計開拓線路儘量沿煤層佈置巷道。新集建設期間煤巷佔總巷道三分之一多,節約投資1800萬元。
新集礦先後採用15項重大科技新成果,節省投資3000多萬元。去年,新集煤礦被煤炭部命名為“高產高效礦井”和“全國煤炭工業現場管理最佳企業”,全年生產原煤160�18萬噸,全員工效達7�02噸/工,是全國平均工效1�4噸的5倍多,實現利稅9000萬元。兩代人風雨人生,歷盡人世百態,磨礪出超越常人的堅韌與睿智。二十年創業長途,途經萬般艱辛,鑄就一部企業創業傳奇。
*:“看了《新集的年輕人》,我就來了”
1996年,是新集現象進入國家領導人視野的一年。
1月,國家開發銀行考察團一行八人來到新集,並評價:新集的建設說明煤炭行業也有好的企業,也有工期短、造價低、效益好的企業。
4月,*、鄒家華兩位副總理分別發來賀信。
7月,*在安徽省省委書記盧榮景和省長*等陪同下來到了新集。
見到新集第一任老總劉明善,*說:我看了《新集的年輕人》,很感動,想專程來新集看看。而計劃半小時的彙報時間,*聽劉明善滔滔不絕地說了近一個小時。最後,*對新集人提出三點希望:
(1)無論是省裡、市裡的同志,還是我們新集的同志們,希望你們認真總結新集經驗,努力探索又快又好的建設社會主義規律,特別是探索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又快又好地搞企業建設的新路子。
(2)新集建設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