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渠道各方面的資金爭相追捧房地產就成為在商言商者理所當然的選擇。儘管這一切被冠以“挑戰調控”之名,並因此引發市場對於政府會出臺更嚴厲的調控措施的預期,一項調查顯示,“六成網友暫緩購房,認為樓市新拐點或在三季度”。
不過,就像2010年的2月份和3月份大部分時間的市場低迷被打破一樣,在房地產成為投資品而且上漲趨勢已經形成的情況下,除非出臺特殊措施,否則市場短期內向下逆轉的機率並不大。
下面摘錄一段2010年3月上旬市場低迷時記者對我線上採訪時的對話。
記者:請問您怎麼看今年春節樓市和2008年的區別?如果跟2008年相似的話,是不是接下去就要繼續跌了?
李驍:區別很大啊,2008年這個時候多數人還很樂觀吧,現在看來是不少人很悲觀,2008年這時候王石的拐點論還在被批判呢。
記者:那撇開意識形態,情況類似嗎?您對後市怎麼看?
李驍:和2008年不相似。首先,2008年調整後還有大量的需求被積壓著,等回撥買入;其次,2008年國內外宏觀經濟都面臨向下的壓力,資本市場剛剛從高點回落,大宗商品價格開始下跌,幾乎大多數情形都支援房價回撥。
而目前是相當需求被提前透支,調控政策開始由刺激轉為正常,還沒有到打壓的地步,國內外宏觀經濟雖然虛弱,但畢竟開始進入向上的軌道,資本市場泡沫還沒有再次彙集,貨幣供應總量仍然寬鬆等。
記者:那您覺得這樣下去會導致相似的結果嗎?
李驍:目前需求雖然被透支,但只要保障房不跟上,對房子的需求仍然很強大,所以,我的觀點是,短期市場有很大的調整壓力,而從中期看,估計價格是下不來的。
記者:那價格的關鍵還是在保障房和經適房上,是嗎?
李驍:我認為這只是重要的方面,其他因素還有貨幣供應、經濟結構不平衡、土地制度等。目前土地市場地王仍在頻出,能拿地王的公司也算是人才濟濟,不會全是昏頭的人,既然大家還在積極拿地,至少說明這些人對後市的預期仍然是看漲的。
記者:現在成交量上不去只是淡季應有的現象,是嗎?
李驍:供應量少、傳統的淡季、消費者觀望等都是原因所在,當然,短期變數比較大,應該存在較大的調整壓力。
“新國四條”出臺,調控力度進一步加大
繼2008年到2009年樓市大逆轉以來,針對調控高房價,我在2010年4月16日的微博中寫道:房地產市場和管理層的戰爭進行得轟轟烈烈,“國四條”和“國十一條”對市場的調控效果並不顯著,現在“新國四條”出臺,會是怎樣的戰果?市場會有相應的表現嗎?政策落到實處是關鍵,市場上流動的是真金白銀,因此調控政策不可能僅靠動嘴皮搏預期就能改變市場走向。
緊接著,在2010年4月17日國務院再次發出通知指出,商品住房價格過高、上漲過快、供應緊張的地區,商業銀行可根據風險狀況,暫停發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對不能提供1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地居民暫停發放購買住房貸款。
這可謂是管理層對高房價的一次重拳出擊,其調控的手法和力度均是前所未有的,一些業界人士更是以“非常震撼”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更有不少人預測一線城市的房價將出現10%左右的跌幅。
首先讓我們逐個分析本次新政的影響:
(1)商品住房價格過高、上漲過快、供應緊張的地區,商業銀行可根據風險狀況,暫停發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
本條對樓市的影響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因為目前市場佔主流的消費群為改善型需求和投資性需求,投資客就不說了,超過二套的房幾乎是主流,或者說只要是超過二套房的就一定是投資需求,不能不說本次的政策準確性非常高,也存在相當強的可操作性。
(2)對不能提供1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地居民暫停發放購買住房貸款
這條的用意也相當明確,直指“炒房團”,隨著房地產市場的日益發展和房價持續攀升,以浙江為代表的國內炒房資金越來越壯大,大到可以在短時間內控制和影響一個城市的房價走勢的地步,前幾年不止一位市長希望溫州炒房團到自己的城市去啟用樓市價格就可證明。不過,既然是已經壯大啦,影響的可能就只是量還不能起到質的變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