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頁)
的,那麼促使日本不能完全使用其真正的科學能力的原因,除了這個階段決策者的盲目自信外,快速擴張使得資源無法有效發揮作用恐怕才是更為重要的原因。
企業一旦進入快速擴張的“絞肉機”,就不再是想不想擴張的問題,而是不得不擴張的問題,越是擴張越是需要更多的資源,而解決資源的唯一辦法只能是靠繼續擴張,長期的擴張對資源的消耗,已經形成了惡性迴圈並且無法停止,由此,企業擴張的鏈條最終在達到極限或是遭遇任何風吹草動的時候就會斷裂。
擴張,不過是企業發展的外在形式,其核心仍然是對企業規模的貪婪和企業管理能力的缺失,專注、穩紮穩打、適度擴張可能才是企業永葆活力的不二選擇。
txt小說上傳分享
思考2:警惕多元化魔咒,不要賠了夫人又折兵
定位理論創始人里斯·特勞特曾說,如果一個企業想要迅速滅亡,那麼就搞多元化。
多年來無數企業從輝煌到毀滅,無不伴有多元化無度擴張的影子。遠的不說,近的就有中國第一民族品牌,國內最優秀的企業海爾,自1991年開始推行相關多元化,在相關聯的行業進行品牌擴張,短短几年即形成冰箱、空調、洗衣機、冰櫃四大主導產品,取得了極大成功。遺憾的是,1995年海爾進入醫藥、保健品、餐飲、電視、電腦、手機、軟體、物流、金融等十多個領域。開始了非相關多元化擴張之旅,然後不久,多元化魔咒便開始應驗,多面開花,勢力範圍擴張的同時,核心的品牌優勢便會有所減弱,因而面臨更多的競爭對手。
海爾之外廣為人知的例子是,當年不可一世的中介機構立達行。20世紀90年代,立達行被稱為房地產中介行業的黃埔軍校,但凡是立達行跳槽出來的,都有很高的身價和好的去處,時至今日,立達行時期的人仍然活躍在中介行甚至是一些知名開發企業,不是老闆就是高管。只可惜,曾經很牛的創始人鄧智仁先生也因為涉足房地產開發進行多元化發展,為填補開發專案鉅額資金需求的無底洞,而最終拖累他的中介帝國轟然倒塌。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因為房地產行業的升溫,借道房地產搞擴張、多元化發展的情形已經演變到十分嚴重的程度。內地的富豪榜已經搞了多年,房地產富豪佔領半數以上席位的狀況並未改變,這也正是房地產之外的企業抑制不住進入衝動的重要原因。這樣的情形隨著2000年國內房地產業的升溫而愈演愈烈,幾乎到了有點錢的公司就在搞房地產開發的地步。
現在的問題是,涉足房地產的外來戶們,因為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而面臨資金鍊斷裂的困境,多元化擴張的魔咒是否即將在他們的身上奏效?
不幸的是,多個企業已經親歷並再次驗證這個市場魔咒。在上一波市場調整中,浙江台州的標杆性民企——飛躍集團有限公司被曝資金鍊斷裂,搞園區建設、新型工業化投資等,多元化擴張是其最終垮臺的重要原因。同是浙江的嘉興,浙江旭萊服飾發展有限公司一夜之間倒閉,靠借貸頻繁投資不動產是葬送這個生產“旭萊”牌羊毛衫廠家的根本原因。
另外一個例子是浙江金烏,金烏集團以經銷和生產襪子起家,之後涉及酒店餐飲、農業綜合開發等。2007年,浙江金烏集團加入太湖一個投資規模達20億元的旅遊度假區專案,因為房地產而讓其生產和銷售襪子的優質資產摔了個粉碎。
仔細分析近幾年出現資金鍊斷裂的企業,就會發現,無一例外地都有過快速擴張、走多元化路線的時候,尤其是介入房地產開發。因為多元化,資金鍊斷裂而倒閉的企業名單還可以列出更多,也還有企業不斷地加入進來。
在如何面對多元化擴張的誘惑、做大做專本業方面,萬科是一個經典的案例。王石說,房地產業有很多外來戶,但萬科從不把他們當作競爭對手。這話的潛臺詞是說,當你還在一心二用的時候,你根本就不可能是萬科的對手。資金鍊斷裂雖然和國家政策與宏觀經濟有密切關係,在現階段也具有一定普遍性,但其根本還是企業家不能抵抗誘惑,不能採取恰當戰略,專注聚焦本業的發展所致。
2008年金融危機和房地產調控所暴露出來的企業多元化擴張的弊端說明,多元化戰略的運用,不但關係到企業的競爭力,更關係到企業的生死存亡。也許,伸手就能從別人碗裡撈到食物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中國的企業家們必須警醒,及早調整戰略,以免擴張失敗還要拖累主業,遭遇市場魔咒的懲罰。
思考3:百億俱樂部成員是否都是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