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4 頁)
有創意製作精美的廣告很少,形式單一、衝擊力弱,一定程度影響廣告閱讀記憶。
一些文化較高的地方幹部建議我們跳出文字廣告,創作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有釋出地文化特色的牆體廣告,一來增大傳播效果,二來提升農村形象,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2、計量困難
計量困難是牆體廣告面臨的新問題。企業投放廣告傳播效果怎麼樣很少釋出者去統計去監測。往往用“應該可以”模糊回覆。這是廣告管理必須補上的漏洞。
三、結論
獨有性、單純性、針對性及低廉的製作釋出成本,給了我們不爭的結論,牆體廣告好得很!需要注意的是提升設計製作水平,注重當地接受習慣,注重產品價值訴求,注重對比度、衝擊性,加強監管測評,充分發揮媒介組合的增效作用,迅速搶佔稀缺的外牆資源。
圍繞這個調研分析,加之我自身對農村、對農民的深刻認識,在主持希望集團宣傳工作,特別是任希望集團華東地區特派員助理(分管宣傳廣告)期間始終把飼料廣告的重點放在外牆。據1995年華東片區11個希望飼料廠統計,外牆廣告佔廣告投入50%左右,華東大地幾乎被希望飼料廣告覆蓋,當年華東11廠銷售收入接近10億元,廣告總投入不到400萬元,以不到的廣告投入換回如此巨大效益,在全國廣告推廣案例中也不多見。
希望飼料1989年問世以來,先後榮獲國家星火科技成果二等獎(飼料行業最高獎)、國家星火成果博覽會金獎等七個國家級大獎,還被評為“中國飼料工業百強第一”。到一九九六年,希望飼料年銷售收入已達50個億。
希望飼料主要靠刷牆體廣告打出了全國飼料第一品牌,成為大江南北名副其實的“中華飼料王”。
1993年8月10日,我將希望員工對希望飼料的真切感情抒寫成篇——《“中華飼料王”名不虛傳》,現摘錄如下:
希望集團藉助科技的優勢、專家的力量、堅忍不拔的精神,十年創出億元家業,四塊金牌,數以百計的榮譽,被譽為“中華飼料王”。
今天的希望已不再是一個企業,它是一個鼎盛的家族,一個智力集團,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企業群體。
敞開希望的大門,你看到的是:年生產能力100萬噸,產值可達15億元的實力;上海希望、南昌希望、汨羅希望、昆明希望、希望食品公司及彙集專家學者的希望研究所、電子研究所等龐大陣容。
開啟希望陳列館,讓你目不暇接的是:首屆全國農業博覽會金獎、全國飼料新產品特別金獎、全國星火成果博覽會金獎、全國星火科技金獎以及希望集團近年來對國家民族的卓越貢獻。
希望的效果如何?聽一聽農民兄弟的肺腑之言:“吃一斤,長一斤,希望牌奶豬飼料就是精”、“加入二兩希望精,一天可長一兩斤”、“養豬希望富,希望來幫助”。金牌飼料,專家傑作,名不虛傳。
希望是一本線裝的書,裡面記載了四位大學生,四位同胞兄弟辭職辦飼料工業的動人故事。
希望的未來充滿機會和挑戰,正如集團總裁劉永好在全國政協會大會發言所預示——三、五年後希望飼料將覆蓋全國,走出國門,希望集團將成為跨行業、國際化的現代化企業王國。
如今,劉永好的預言已經實現,今天的希望飼料已經成為中國第一品牌,越南等許多國家和地區都辦有分廠,飼料銷售更是早已走出國門。
做農村市場就是要有“農民情結”
——希望飼料“鄉村幹部式”銷售服務隊
我進“希望”後,也帶了幾個兄弟進希望作銷售員。我家最小的老九洪正東經常自豪地給我說:“賣希望飼料,就像當鄉幹部,宣傳、動員、指導、服務,總之,就是真心實意的做好群眾工作。這樣做了,做好了,你說的消費拉動的事情就解決了,再加上工廠和經銷商利益推動、品質推動,不就實現了你經常給我吹的‘驚人一跳’嗎?”
我說他是“農民情結”,他的回答是:“做農村市場就是要有農民情結”。
對涉農產品經營,“公司+農戶”,甚至還加其他外協單元成為最常見的經營模式。一些城裡出生的老闆專門到農村考察,試圖透過親歷一線市場觸控到更多農村消費者的脈搏。希望集團及許多員工都不必走這個過場,因為本身就是農民,從農業起家,如今希望集團產業已經輻射到飼料生產、畜禽養殖、流通加工和銷售的全過程,形成了延伸的產業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