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問題。”萬老師曉之以理,態度堅決。
這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他離開了家庭到西點,很快就意識到環境改變了,自己的行為習慣必須隨之改變,對待學習的態度也隨之改變了。
透過進一步接觸,萬老師深入瞭解到,張潛喜歡玩耍,但資質甚高,賴作業的原因實在是學校佈置的作業太多,有的作業太枯燥、太乏味。最初是作業多,做不完,又乏味,努力了還做不完,就沒有了信心,索性不做了,放棄了。
針對這種情況,萬老師覺得,孩子對學習的信心和興趣是很重要的,如果按現在這樣下去,肯定是惡性迴圈,學生與老師之間的矛盾對立越來越嚴重。不斷升級的結果,就是張潛被學校淘汰出局。
萬老師以受託監護人的身份,跑到學校找到張潛的語文老師,瞭解掌握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同時商討對策。沒想到學校老師已經對張潛存在很大的偏見,認定這是一個沒希望的、救不了的痞孩子。
“你怎麼知道這是一個弄不好的痞孩子呢?”萬老師不同意對任何一個孩子下這種絕望的判斷。
“我已經帶他四年了,帶了這麼多年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孩子,作業不肯做的。”學校老師有自己的理由依據。
“我們可不可以試試看?”萬老師不會放棄。
“我跟你講弄不好的,你要去試你去試。”
“我們能不能協商一下,讓這個孩子的10項作業保質保量地完成5項?”
“那欠下的作業怎麼辦?”
學習對策:靜心,耐心,雄心(2)
“暫且欠下的作業,我們雙休日補齊,這樣可不可以?”有很多純屬於抄寫課文的練習,確實很枯燥很乏味,容易給孩子帶來睏乏、勞累、失望的心理影響。目前,是重新喚起他學習興趣的時期,需要一些策略性措施。
“你試試看吧!”學校老師沒有反對萬老師的觀點,勉強答應了。
與學校取得聯絡後,萬老師回到西點對張潛說,我們每天有玩的時間,也有做作業的時間,兩樣東西都需要,兩件事情都要做,怎麼辦呢?就要合理地安排好時間。我們試試看,能不能做到玩的時候就盡情地玩,做作業的時候就靜心做作業,作業做得又快又有質量?
在萬老師的啟發和鼓勵下,張潛表示願意嘗試嘗試。剛開始,每天帶回來學校佈置的作業,經萬老師適當的篩選,將部分簡單抄寫課文的作業挪到星期六去完成。這樣,大約一個星期時間,他逐漸恢復了對於學習的信心。爾後,慢慢增加作業的數量,提高做作業的速度,大約一個月時間後,他就能跟上班了。原先張潛的學習成績是班級裡倒數前幾位的,三個月下來基本上可以進入前十名,顯示了一個優秀男孩的潛質。
學習是一個心理接受過程。讓炫動、飛動、躁動的男孩在一定的時間裡能夠靜心,哪怕是相對的靜心,是進入學習狀態的前提條件。
汪孜海是個五年級學生,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共同經營一家門店生意,每天早出夜歸,基本上沒有休息日。這是屬於典型的父母經商,沒有時間照管孩子,也沒有經驗照管孩子的家庭。他們根本不知道孩子的學習情況。一個五年級的學生,竟然做不出三年級的作業,基礎太差,英語更是一竅不通。
也許是父母經商辛苦,指望著孩子讀書有出息,將來不要像自己一樣吃勞累飯,媽媽對孩子要求很高,衡量的標準當然就是學校的考試成績,激勵方法就是物質獎賞,考多少分給多少錢。
萬老師多方瞭解情況後,坦誠地談了自己的看法,認為讀書治學只是人生的一種職業,這個世界還有其他很多種職業,很多種生活方式。生活幸福,人生成功,與職業沒有必然的關聯。任何職業都可以獲得成功的人生,都可能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
“你的兒子可能不是一塊讀書的料,我希望你降低要求。他的英語學習,能記多少單詞就記多少單詞,數學能夠把基礎內容學會就可以了,也不要買那些奧林匹克的書給他做,他是不會做的。”
孩子父母接受了萬老師的分析意見,並將孩子託付給西點男孩訓練中心。
汪孜海沒有張潛那麼野,玩性不重,但是他坐在那裡是沒有效率的,就那麼安靜地坐在那裡,眼睛東張張西望望,沒有特別的注意目標,幾個小時過去了,不會做的作業還是不會做。長此以往,時間耗費了,生命會乾枯的。
萬老師專門安排一位性格活躍的青年男老師,像朋友一樣,帶著汪孜海去打球、遊戲、溜冰,什麼好玩就玩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