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徑。
西方自19世紀初期就開始出現名目繁多的私人基金會,到20世紀的美國逐漸形成一種完備的社會制度。這種基金會,是指“非政府的、非營利的、自有資金(通常來自單一的個人、家庭或公司)並自設董事會管理工作規劃的組織,其創辦的目的是支援或援助教育、社會、慈善、宗教或其他活動以服務於公共福利,主要途徑是透過對其他非營利機構的贊助。”①基金會的本職就是“花錢”,有意義地花錢,是負責研究並組織實施怎樣使積聚的財富最大限度地造福社會。他們傾向於認為,現代個人主義擁有言論、信仰、擺脫匱乏、擺脫恐怖和給予的“五大自由”。財富對於個人不是一切。“富人進天堂比駱駝進針眼還難。”古訓不一定是每個人都信奉的真理,但建立在古訓所代表的價值觀念基礎上的社會制度和文化傳統,支配著人們對於財富的聚散之道。好聚,好散,聚散之間,人生得寬餘。幾個世紀以來,貫穿於基金會等公益事業的精神,是個人對社會的責任感,以及個人與社會榮枯與共的價值理念。所謂“有教堂的市場經濟”與“沒有教堂的市場經濟”,區別之一就在這裡。
建立在這種社會制度和文化傳統背景下的個人財富,他們不會考慮如何將財富一定留給自己的兒孫,任何子女也別期望從祖上那裡繼承多少財富,坐享其成,因為那是一種人生恥辱。人生最光榮的夢想,是自己創業。
曾經位居世界首富的美國人比爾?蓋茨,在自己50歲生日時宣佈,他將把數百億美元的98%捐獻給社會,三個孩子每人只能得到1000萬美元股份和價值1億美元的住宅。他相信,沒有長輩的餘蔭,子孫的尊嚴與能力也能得到充分保護。
曾經排名世界第二富的美國人沃倫?巴菲特,在自己的遺囑中決定將財富的98%捐獻給社會公益事業,並且不留一分錢給自己的子女。他認為:“那種以為只要投對孃胎便可一世衣食無憂的想法,損害了我心中的公平觀念。”①
曾經有兩個厄瓜多人在美國紐約的世貿大廈廚房工作,2001年“9?11”事件中,他們都不幸遇難了。事後,美國聯邦政府迅速成立了“受害者賠償基金”,對所有遇難者遺屬進行補償,他們的親人因此可以一夜暴富,分別獲得高達百萬美元的財富。可是,這兩位遺屬面對這份意外的財富,都表現出令人崇敬的樸素的財富觀。
一位妻子38歲,丈夫不幸罹難後,她和兒子相依為命,蝸居在地下室裡。因為三餐不繼,加上居住環境惡劣,兒子得了哮喘病,連房租都付不起,哪裡有錢去看病。有關部門終於找到他們,並說服他們領到160萬美元的補償,他們依然過著儉樸的日子。她說:“這筆錢是我丈夫留給我們的最後一個禮物。生活啊,無論災難還是財富,都請不要改變我,讓我還是原來的我……”
另一位是35歲的丈夫,妻子不幸遇難後,孩子僅有8個月大。拿到220萬美元的補償,他把錢全部存進銀行,以此作為女兒的教育成長基金。他仍然租住在原來狹小的公寓裡,仍然按時上下班。他說:“再多的錢,也無法換回我妻子的生命。她對我才是最珍貴的。”
儘管遭遇人生的殘缺,他們卻祈禱別讓命運改變最初的純樸;儘管已經一夜暴富,他們仍然自食其力,堅持勤儉地生活。②
中國近代先賢林則徐生平不置恆產,有人勸他積些錢財,使子孫將來生活不致困苦。林則徐說:“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林則徐是相信兒孫自有兒孫福,將兒孫的幸福交給命運。比爾?蓋茨和沃倫?巴菲特是相信社會,社會好才是每個人最可靠的保障,兒孫的幸福就是社會的幸福。
可惜的是,我們這個社會部分進入小康,擁有財富還為時太短,精神心理準備嚴重不足。奔奔的爺爺奶奶們因為財富而惴惴不安,並將無限的壓力轉嫁到年歲幼小的孩子身上。很多男孩子因此而承擔著過度的關愛和過重的脂肪。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面對家庭,我們寵愛過度(1)
計劃生育政策是我國已經施行,並將繼續施行的一項基本國策。在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長的同時,孩子生長的家庭環境改變了。一對夫婦加一個孩子的三口之家,成為很多家庭,特別是城市家庭的基本構成模式。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是沒有同年夥伴的環境。孩子們沒有與兄弟姐妹打打鬧鬧,分分合合的經歷,也就失去了透過手足之親學習人際交往的機會。而祖輩、父輩兩代人的關愛,都集中在一個孩子身上,非常易於造成寵愛過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