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當夜深孤寂時,美人會給人撫慰;當悲傷失望時,美人會給人勸解與安慰;這些都是鮮花無法做到的。所以,作者說,鮮花與美人不可得兼,願舍鮮花而取美人。由此可見,人們之間心有靈犀的思想、情感交流仍是第一位的。
儘管你有一朵絕世的美麗鮮花,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它也不會給你安慰;所以說我們不要只看外在的,而是要看是否是你所需要的。有些人整天想覓得一佳人為伴,可是如果這佳人只是和鮮花一樣的佳人,那麼還會是你最好的選擇嗎?所以說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最重要,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有情趣。
窗內人於窗紙上作字
【原文】
窗內人於窗紙上作字,吾於窗外觀之,極佳。
【原評】
江含徵曰:若索債人於窗外紙上畫,吾且望之卻走矣。
【譯文】
窗裡面有人在窗紙上寫字,我在窗外面觀看,十分好看。
【評析】
這則文字十分生動地構成了一幅畫面:一所老房子,木格窗子,窗欞上糊著素紙,一個人在室內窗前就素紙上生動作畫;室外,一個人在靜觀,這是在是一幅有趣的畫面。
試想如果窗內作畫之人是一個自高自大的人,當他看到有人在看他作畫時,他還會專心致志的作畫嗎?他肯定是出的房門和窗外之人誇誇其談一番。再試想如果外面的人是個不懂作畫藝術的人,他還會精心看畫,還可能看到佳處嗎?再試想如果像江含徵先生說的:如果窗外是一追債之人,他還可以無視其它,而潛心作畫嗎?
 ;從這些假想的情況來看,這段文字看似短,實則內容豐富。由文中我們可以知道,這兩人都是閒適的文人,有同樣的志趣,有著一定的文化修養和內涵,所以他們可以在這樣的氛圍下,自得其樂。
他們善於捕捉生活中的閒趣。在簡單的場景下,構建了一幅有趣的畫面:室內人專心作哈畫,室外人隔窗靜觀,看到妙處自會浮想聯翩。看來生活中處處是美好的事物,就看有沒有去發現了。
'8'八
少年讀書
【原文】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
【原評】
黃交三曰:真能知讀書痛癢者也。
張竹坡曰:吾叔此論,直置身廣寒宮裡,下視大千世界,皆清光似水矣。
畢右萬曰:吾以為學道亦有淺深之別。
【譯文】
少年時讀書,就像從縫隙中看天上的明月一樣;中年時讀書,就像在庭院中觀賞月亮一樣;老年時讀書,就像站在高臺之上觀看明月一樣。這都是從他們生活閱歷的多少,來看他們獲得知識的多少的。
【評析】
人生就是一部大書,在不同的階段,就會有不一樣的內涵。同樣人生的各個階段對於書本知識的詮釋也是不一樣的。我們在小學的時候看一本書和在初中時看一本書的結果肯定是不同的。這就說明人生閱歷的深淺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當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把所有的事情看作的非常幼稚,當我們覺得自己漸漸長大時,就會感覺當初的思想是多麼可笑,可是處在那個年齡段的孩子的心態都是一樣的。於是我們可以看出不同的人生階段,對事物的理解、感受是迥然有別的。同樣書本中的知識也可以提高人生的閱歷和知識積累。
讀書就是不斷提高人的修養和人生閱歷的一個方面,讀書可開闊視野,陶冶性情,儲備知識,為日後作準備。
本段文字就從“隙中窺月”、“庭中望月”、“臺上玩月”形象說明了讀書的三種境界。隨著人生閱歷的不斷豐富,讀書的境界將會愈來愈高。少年時,閱歷淺,領悟能力低,讀書多就看表面意思,而不懂深解,就像從縫隙中看月亮;中年時,生活閱歷相對加深,讀書可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就像在庭院中望月,看問題全面,也更加深刻;老年人,經歷了人生的風風雨雨,看問題見解獨特,讀書不僅能解字外寓意,甚至對書本的理解超乎作者的寓意,如月臺觀月,所看指出深入淺出。
這則文字是指人生經歷,更多則來自書本,書海無涯,包羅甚廣,從這裡面我們可以學到更多的東西,於是博覽群書也是獲取比人生閱歷更豐富知識的有效途徑。
吾欲致書雨師
【原文】
吾欲致書雨師:春雨宜始於上元節後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