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頁)
上,這不就是更增加了朕的不道德了嗎?此種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應該立即廢除秘祝官這一官職。”
要知道,在迷信盛行的古代,廢除秘祝官是需要有極大的勇氣和膽量的,劉邦何其英雄豪邁?尚且不敢廢除秘祝官。正所謂“無私才能無畏”,也只有胸襟坦蕩、情操高尚的劉恆才敢做此決定。作為一個君王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胸襟?老子曰:“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詳,是為天下王。”
劉恆對自己儉,他損食膳,不聽樂,減衛卒,止歲貢。
他非常注意節省宮廷的生活費用,自己穿著異常儉樸,平時穿的是質地粗厚的絲織衣服,而且這身衣服還是他當代王時做的,從登基直到去世,二十多年裡他一直就穿著這身服裝。他還要求他的皇后妃子們不許穿長的拖地的衣服,且所用幃帳也不準繡彩色的花紋。
劉恆居住在未央宮,他母親薄太后居住在長樂宮,兩宮之間相隔數里。劉恆每次退朝後都要去給母親問安,天天如此,風雨無阻。有人提議,可在兩宮之間建一座避雨遮陽的露臺,劉恆問道,“不知建這樣一座露臺花費是多少?”
有人回答,“大概需用金一百斤。”(當時的一斤約合現在的二百五十八克)
劉恆搖頭道,“一百斤金?這可是相當於十戶中等家庭的財產啊,太奢侈了。罷了,罷了。”
建這樣一座小小的露臺在劉恆看來也是奢侈,這在古往今來的帝王當中好象還沒有第二個。
儉樸如此的劉恆覺得自己繼承了先帝遺留下來的這些宮殿,已夠豪華無比的了,因此他不僅沒做任何的擴充改造,還經常撤消一些苑囿,將土地賜給農民。司馬遷說,“孝文帝從代來,即位二十三年,宮室園囿狗馬服御無所增益,有不便,輒弛以利民。”
劉恆不僅自己節儉,他也十分注意朝廷開支的節儉。
他不設左丞相,撤消太尉府僅這兩項就為朝廷節省了相當大的開支。左丞相、太尉的俸祿是每年一萬石,且丞相府、太尉府的幾十名吏員的俸祿合起來也不是個小數,這些人當中拿得多的有兩千石,少的也有五六百石,上述俸祿統共加在一起至少要在十萬石以上。若是農民人均十畝地,當時的畝產量是一畝地產糧一石半,按十五稅一算的話,他們這些人至少需要十萬農民養活,按三十稅一算也要五萬農民供養他們。當時的一個大縣才有兩三萬人口,這些官吏們需要好幾個縣的老百姓養活。雖然這個帳任何人都能算得出來,但沒有人去為這些瑣碎小事操心,惟獨劉恆把它當成了大事。
劉恆為人謙虛,做事謹慎,始終不敢為天下先。他多次講自己德薄,既不聰敏也不明智,沒有什麼德行,沒有給百姓什麼幫助,也不能施恩德於遠方。他經常提醒奉常府的祭祀官員們在向神靈祈福時,不要為他一個人祈福,要多給老百姓們祈福。劉恆說道,“遠古時期的帝王們施恩而不求報,舉行祭祀時不祈求福佑自己。他們崇尚賢才,不重親戚,先民後己,聖明至極。可現在主管祭祀的官員們在向神靈祈求福佑時,只為朕一個人祈福,不為百姓祈福,朕深感慚愧。朕這個德薄之人獨享神靈福佑,而百姓不能分享,這就更加重了朕的不德。今後再向神靈祈福時,切記一定要多為百姓祈福。”
“慈、儉、不敢為天下先。”這就是劉恆的一生,他為天下百姓做出了無量的功德,也為後世子孫(包括他的孫子劉徹)積盡了陰德。
劉恆的寬厚仁慈、克儉律己,對大臣們來說,自然有著身先垂範、親身表率的作用。臣子們在他的影響感召之下,個個廉潔自律,人人潔身自好。即便有個別心存僥倖之徒做出了違法之事,那也如同過街老鼠一般格外引人注目。
從代國就一直跟隨劉恆的老臣張武受人賄賂,不久便被發現了。劉恆認為這是張武的羞恥心不夠強所至,外在的懲罰不如內心的教育,為了加重張武的羞恥之心,劉恆派人又給張武送去了很多的金銀珠寶。弄得張武羞愧難當,不僅如數退回了所受賄賂,還要引咎辭職。劉恆知道他張武有了羞恥心,也就不再追究,讓張武繼續任職如故,張武的職務是郎中令(類似於秘書長)。
宋朝人王安國(王安石的弟弟)說劉恆,“文帝自代來入未央宮,定變故俄頃呼吸間,恐無才者不能。至用賈誼言,待群臣有節,專務以德化民,海內行於禮義,幾致刑措,則文帝加有才一等矣。”
王安國說的“幾致刑措”就是指劉恆在執政期間很少動用刑罰。“待群臣有節”,大臣們得到了尊重,就知道自愛自律。“以德化民”,就是“以百姓心為心。善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