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地端在手中,手肘看似搭在桌子上,其實卻是撐著。另一隻手在桌沿上一搭,卻是三個指頭緊捏著桌子。
然後就聽三個人在討論班上的那個女生漂亮,是那兒人,明天準備怎麼約人家等等,心裡卻盤算著,晚上出去怎麼帶那些鐵砂袋。
綁腿不行出去時就在床上先帶好,練掌的袋子先找個小點的袋子提上。
想到最後,還是感覺要快點賺些錢。自己的一千塊錢,當時來時還想夠這一學期生活費了,現在看來,根本不夠,S市的物價太貴了。
康順風保持姿勢有四十多分鐘後,感覺累了,就又調換了一下,讓剛才緊張的肌肉都輕鬆一下,讓輕鬆的地方現在又都緊張起來。
在傳統武術中,一直認為這種靜力訓練比較長勁兒,能騰筋展膜。其實就種認識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這是人類肌體的一種自我補償的作用。
現在大家基本都知道,練硬功排打功其實就是用不斷地對自身的擊打,來誘發身體的自我補償,從而提高抗擊打能力。從網上搜一搜沃夫法則,就知道那是骨骼的一種自我補償。其實肌肉也有這類補償。大家都知道一種病,叫勁強直,就是長期脖頸保持一個姿勢後,由於肌肉增生,造成的頸部轉動不靈的病症。當然,這是負面效果,而傳統中國武術的前輩們早就發現了這一現象,所以就用一些靜力訓練,來對一些需要的地方,誘使肌肉增生,提高力量。
這些訓練方法,最基本的就是馬步。
現在有許多練武人都忽視這一訓練方法,認為這東西沒啥用。也有許多猜測其用法的種種想法,但都是胡思亂想而已,其實很簡單,就是用長時間的靜力訓練,誘發大腿肌肉的區域性增生,提高腿部力量。動力訓練也能起到類似的作用,但沒有靜力訓練的作用大而已。所以過去只要是練功夫的,都有樁功,也都將樁功做為入門練力的基本。
介於靜止的樁功和動力訓練,比如深蹲之間的,還有一種慢動的訓練,這是兩種訓練之間更細膩的補充,這三種訓練方式,所引起的補嘗部位和力度都不相同。
聽過晚飯,劉鵬他們幾個又在下面擺起撲克攤,李江江和湯文生今天一天都沒回來。
九月份的天黑得晚些,一直到了七點半,天才麻麻有點黑了。康順風便上到床上,在被子裡將鐵砂腿綁上,然後用自己上學時媽媽縫的布書包將練掌的袋子提上,下了床準備出去。
劉鵬看到了,道:“你提的什麼東西,用的這破袋子,不怕人笑話?”
康順風就不好意思地笑,劉鵬直接站起來將牌遞給一邊幹看的劉正偉,道:“替我打會兒。”一邊就站起來,從自己床上拉出自己的雙肩背,給康順風:“用這個吧”。
康順風笑道:“這怎麼好意思,我這裡面東西有點髒。”
劉鵬直接拍到他懷裡,道:“給你了,當我頂了兩個月飯錢了。”說完看康順風仍笑呤呤地看著他,卻沒接包,就好意思地撓頭道:“不說這些見外的話,這包我帶了好幾個,都在櫃子裡,我明另拿一個出來。這個給你用吧,你拿個那袋子,還想不想在大學裡交女朋友?”
透過幾天的接觸,康順風知道劉鵬是個熱心人。自己要是每天提這麼個包包出去,肯定會引人注目的,不利於自己練功。心中道自己要扭扭捏捏,反倒小家子氣了!自己需要,哥們有多,不用就是屈心,屈了自己想用的心,還屈了哥們的一片好心。想了想,就接過劉鵬的包,將自己的袋子整個塞了進去,道:“好哥們,我就不客氣了。”
劉鵬笑著,打了他肩上一拳。康順風本能一閃,劉鵬沒打上,就哈哈一笑。劉正偉看他忙完了,就把牌要遞迴給他,劉鵬就按了他坐下,道:“你繼續,把這把打完,我看看。”說著,就站在劉正偉邊上,幫他看牌。
康順風心道:“這劉鵬倒是個值得交的朋友。”就將包往自己身上一胯,去了操場上。出了門,才發現外面還很亮,就先到操場上,和別的鍛鍊的同學一起,跑了會步,又做了幾十個俯臥撐,然後做高抬腿等體育課上的鍛鍊。等到天完全黑了,才揹著包,來到配電房後,自己的練功場。
按照在家鍛練的習慣,先走了十個來回的鴨子步。然後又半蹲起來,走了十幾個來回的趟步,最後又走了僕步下去,雙腿左右倒換著重心,住前旋著走了五六個來加,這個是胡斜子教的,叫老鱉旋窩。這些低勢動作在傳統武術中很中要,很多時候對付上盤的攻擊,或對付身高力沉的人,就要靠下盤的進攻,而鴨步、趟步,特別是老鱉旋窩,都是非常重要的步法。老鱉旋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