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受到不同的啟發,有技術方面的,有專案管理方面的,也有處世和人生方面的。
2005年的時候,我開始寫一本軟體除錯方面的書,旨在幫助人們提高去除軟體臭蟲的效率。在寫作過程中,我還經常拿起《Showstopper》,有時是為了小憩一下,有時是為了汲取靈感。有一天,我突然冒出一個想法,為什麼不把這麼好的一本書翻譯成中文,讓更多國內的讀者可以看到呢?於是我開始想辦法聯絡書的作者。費了些周折後,終於找到了兩個郵件地址。於是便寫了一封簡單的郵件,發了出去,時間是在2007年的5月8日。信寫的不是很長,因為擔心作者收不到,白費功夫。沒想到,第二天一早我就收到了回信。信落款處的署名是Gregg,也就是作者全名G。 Pascal Zachary中G的完整形式。Gregg格說,他很高興收到我的信,願意讓他的書在中國出版,末尾他還說:
Plus; Chinese readers are keen on books about management of tech projects。(此外,中國的讀者很喜歡如何管理科技專案的書。)
是啊,這何嘗不是一本軟體工程管理方面的好書呢?儘管大多時候我是將其當作報告文學來讀的。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找一家國內的出版社。這並不像我預想的那樣順利。前兩次嘗試都很快就失敗了。過了幾個月後,又有了第三次機會,為了讓這次機會成功的可能性大些,我特意邀請了兩位編輯見面來談。我先是花了些時間告訴他們這不是一本專門介紹技術的書。然後我講了書中的一些精彩內容和這本書對於程式設計師、測試員、專案經理、公司老闆以及歷史愛好者的意義。在我滔滔不絕、激情澎湃的講了一個多小時後,兩位編輯有興趣了,想看一下這本書,然後推薦給社裡的領導來審判。過了幾周後,我得到了答覆:社裡的領導不同意。這時已經是2007年底了。當時,我自己寫的書已經完成了大半,在寫第5篇——“軟體的可除錯性”時,我很自然地想到了《Showstopper》中的故事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徵得了Gregg的同意後,在我的書中有了“Showstopper和未雨綢繆”這一節。
2008年初,我又向另一家出版社推薦。這次很順利,出版社很快決定購買版權。2008年3月,Gregg很高興地發郵件告訴我他已經和中國的一家出版社簽約了。之後的一些細節又花了些時間。2008年秋,《Showstopper》的翻譯工作開始了。
翻譯難。儘管在打算翻譯這本書的時候就預計了這個任務會很難,但是實際感受到的難度還是超出了預料。這本書的作者是《華爾街雜誌》的著名記者,也許是因為寫慣了針砭時弊的新聞稿,他的文筆很是犀利,用詞潑辣,豪放不羈。不管是書中的小人物,還是大人物,作者都不加任何粉飾,直言其原貌,甚至缺點,毫不留情。另外,為了力求生動,作者在很多地方使用了口語化的描述方式,用了很多俚語和固定用法的短語。這些特點,使這本書讓人讀起來感覺很是過癮,但是卻給翻譯帶了很大的挑戰。很多俚語和短語是詞典裡查詢不到的,有些即使能查到,但是詞典上給出的詞意看起來也不符。更何況,如果完全照搬詞典上的解釋,翻譯出來的東西就會失去原作的風采。
譯者序(3)
就拿書名為例吧。作者使用Showstopper這個詞作為書名,是有一語雙關之妙的。一方面是使用了這個詞在計算機領域的含義,即最嚴重的臭蟲,這是對這本書主要內容的一種直白表達;另一方面當然還是使用了這個詞的傳統含義,把打造NT的過程比喻成一場“戲”;一場雖沒有刀光劍影,但也絕對堪稱緊張激烈的戲;一場發生在高科技領域,但也處處彰顯人性光芒的戲;一場有歡樂,也有悲傷的戲;一場讓人拍手叫絕的戲……
如何翻譯這個書名呢?從打算翻譯這本書的時候,我就開始考慮這個問題,也與一些朋友一起探討過,希望用“頭腦風暴”激發出一個好的中文名字。關於這個詞在計算機領域的用法,在我們嘗試過的詞典中,都沒有包含這種用法。關於傳統用法,詞典中一般也只是一句說明,沒有給出中文的對應詞彙。在想出的很多種譯法都被否決後,我們想到了保留這個詞不譯,這是最省事和穩妥的做法,但還是覺得那樣做有些不好,特別是對於那些不太熟悉這個英文單詞的人來說。
最近幾年,我越來越喜歡閱讀古代的文學作品,尤其是當寫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