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無論是持續時間較長的順序戰役,還是持續時間短暫的戰役和作戰行動,都曾以同時打擊達成最初行動的突然性。日本在數小時內襲擊珍珠港和菲律賓是前者的例子,而1967年的阿以戰爭和1986年的空襲利比亞則是後者的例子。但當時空中打擊之所以未能演變成海灣戰爭此種程度的平行作戰,主要原因在於一是精確制導武器的發展還遠沒有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二是必須將大量資源用於壓制敵人強大的防空力量。
1944年春天,即使已經從德國空軍的手中奪取了制空權,盟軍的戰鬥機也可以在軸心國上空自由飛行,但轟炸的精確水平要求動用1000架飛機才能成功地轟炸一個目標。因為只有比例很低的炸彈可以擊中目標。整個戰爭期間,用於精確轟炸目標的炸彈只有20%落在了距瞄準點1000米以內的範圍。要想成功地實施同時打擊,需要投入數量巨大的作戰飛機,這使得同時打擊在技術上不可能實現。總之,即使取得了制空權,仍然要按順序打擊目標群,因為必須反覆地集中大量戰機來消滅一個目標群。
第二次世界大戰空襲德國軸承廠和飛機制造廠用了7個月,部分原因是缺少對德國的空中優勢。但即使取得了空中優勢,對交通線的空襲作戰仍然花了5個月,對石油供應的作戰花了6個月。長時間地集中力量打擊一個目標,使敵人有時間恢復其他目標系統,從而很難同時癱瘓一個以上的目標系統。戰後分析表明,“用1943年和1944年初的武器摧毀一種工業能力,這是一項令人望而生畏的事情,需要連續打擊才能取得徹底的結果。”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空軍指揮官們“被迫用炸彈的噸數來替代精確度”但精確制導武器也第一次在作戰中得到使用。炸燬橋樑的需求進一步促進了精確制導武器的開發,在越南戰爭的最後一年,鐳射制導武器得到大規模的使用。到海灣戰爭時,精確制導彈藥的長足發展已不再需要大量集中飛機進行成功的空中進攻了。海灣戰爭期間使用了約22萬枚炸彈,其中9000多枚是鐳射制導武器。在所投放的武器總數中,鐳射制導武器似乎只佔少數,但比起以前戰爭卻是天壤之別。在某些方面,海灣戰爭期間一架戰機用一枚精確制導導彈所取得的戰果,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1000架戰機用9000枚炸彈所取得的戰果相同,而且沒有任何附帶損傷。精確制導武器可以提高成功的機率,同時抵消對數量的需求,科索沃戰爭中精確制導武器的使用量大幅增加,即可證明這一點。那場戰爭中投彈2。3萬枚,其中約8000多枚是精確制導武器,而投彈的飛機架次大大減少。
平行作戰是“軍事革命”的體現。它不只是一種運用新技術的方法,而是要求從根本上改變制訂戰爭計劃的方式。改變程度之大不亞於托勒密與哥白尼世界觀之間的區別。托勒密的理論是宇宙圍繞地球轉,這與一些人認為地面作戰是所有戰爭的中心的想法頗為相似。而哥白尼則為科學正了名,認為地球只不過是更大的宇宙中的一部分,地球圍繞太陽轉,這與空戰、陸戰和海戰與它們對聯合戰區戰役的貢獻之間的實際關係頗為相似。
這個比喻的啟示顯而易見。在全新的戰爭形態面前仍抱住傳統作戰概念不放是沒有必要的,也是迂腐和危險的。與傳統的消耗戰和殲滅戰不同,海灣戰爭展示了另一種作戰樣式:用平行作戰達成控制。消耗戰和殲滅戰的成功是靠順序的、單個的目標摧毀來衡量,靠運用的力量或“投入”來衡量。而基於效果作戰,成功的決定因素是有效控制敵人賴以施加影響的系統,即“產出”。這種對戰爭的新型思維方式可以更有效地運用力量。
第7頁 :“戰略投送+ 戰略預置”提高快速反應能力
ㄨ米ㄨ花ㄨ書ㄨ庫ㄨ ;www。7mihua。com
“戰略投送+戰略預置”提高快速反應能力
美軍所奉行的是全球戰略,但其遂行海外作戰的陸軍部隊,卻只編了10個師和4個獨立旅、團。如此規模的部隊之所以能夠達成其戰略意圖,除了裝備精良外,一個重要的依託就是強大的戰略投送能力和戰略預置。冷戰結束後,世界安全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美軍制定了“打贏兩場幾乎同時發生的大規模地區性衝突”的戰略方針。軍事戰略的調整,促使美陸軍提出了新的作戰理論——“兵力投送”。而戰略機動能力則被視為快速反應部隊遂行任務的首要條件。自1990年以來,美陸軍的戰略思想一直是建立在兵力投送的基礎之上,陸軍兵力投送能力是國會指定的“機動性需求研究”課題。
美軍強大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