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是努爾哈赤編的牛錄。從僉派諸申屯墾田地,納木赴役,到徵丁披甲為兵戍守城堡,以及清查私往採參的女真,皆以部落(即牛錄)為計算單位,令各部落之長——牛錄額真負責安排貫徹執行,可見此時的牛錄既已成為努爾哈赤轄束的軍政機構,又是女真——滿族社會的基層組織。
第二節 八旗制度(3)
第四,牛錄人丁多少不等,急需劃一。上表所列編成牛錄的人丁,數目很不一致,有的牛錄是一百二十餘人,有的一百人,有的五百戶編五牛錄,有的四百戶編一個牛錄,有的兩百丁一牛錄,有的八百戶編兩個牛錄,最少的十八戶編一牛錄,多的一千餘戶編兩牛錄,人丁數量相差懸殊,給統一管轄帶來了很多困難。比如,築造城池的伕役,披甲出征計程車卒,是以牛錄為單位,各個牛錄一樣的分派,還是依據人丁的多少按比例僉差?分取俘獲的財帛人畜,是各牛錄均分,還是計丁領取?轄治四百戶、五百戶大牛錄的牛錄額真,與僅僅管理十八戶的小牛錄額真,待遇有無兩樣,地位是否相同,是同等領取賜品,還是多少不一?居住的地區,耕種的田地,戍守的城堡,是按牛錄分配,還是以人丁為依據?等等,紛繁複雜,給統一事業造成了不少麻煩。
第五,歸附日眾,牛錄激增,迫切需要建立嚴密的分級管轄制度。努爾哈赤原來只是人丁數十的小部之長,經過三十餘年的南征北戰,到萬曆四十三年(1615),已經成為轄地上千裡、牛錄數百、臣民眾多的女真國汗了。這麼多的人丁,這麼多的牛錄,如果全由努爾哈赤一人直接轄治,不建立分級管理制度,是不行的,分處各地的幾百個牛錄,勢將成為一盤散沙,很難形成真正的牢固的統一體。
因此,努爾哈赤在傳統的女真牛錄製基礎上,加以改組、發展、擴大和定型,創立了八旗制度。萬曆二十九年(1601),旗分黃、白、紅、藍四色,三百丁為一牛錄,置牛錄額真管轄。雖然實際上各個牛錄並不一定都是三百丁,有多有少,但大體上比較劃一。萬曆四十三年(1615),“將此四色鑲之為八色,成八固山(八旗)”,正式確立了延續將近三百年的清朝特有的八旗制度。後來皇太極執政時,又新編蒙古八旗、漢軍八旗,連前滿洲八旗,共二十四旗,總稱為八旗。
三、 八旗制度的內容、性質及其影響
《滿文老檔·太祖》卷四,對萬曆四十三年八旗制的確立及其基本內容,作了如下的敘述:
聰睿恭敬汗之聚集之眾多國人,皆均勻整齊點數,三百丁編一牛錄,一牛錄設一額真。牛錄額真之下,設代子二人、章京四人、村寨撥什庫四人。四章京分率三百丁編為達旦,無論作何事,往何處,按四達旦之人當班計,共同勞動,同出同行。若兵丁之甲冑弓箭刀槍鞍轡等物惡劣,則貶降牛錄額真,若俱整修良好,軍馬肥壯,則擢升牛錄額真。諸事豫為立法,俾得遵循。
因若取賦谷於部眾,將苦累部眾,乃令出一牛錄之十丁四牛於公,於閒地耕田,多獲穀物,充實倉庫,委任十六大臣、八巴克什,掌管庫谷之登記收支。……選審斷國事公正善良之人為八大臣,再選四十審事官,不貪酒,不索金銀。每五日召集諸貝勒、大臣於衙門相議,使公正審斷事之是非,成為常例。
英明汗又言:……諸貝勒、大臣。爾等與其只顧一身而生,不如對下面眾伊爾根教以善言,使其摒棄惡念,眾心皆明而善,不為主上所罪,盡執忠良之心,則爾等今生令名大著,後世之回報亦豐,此亦功德矣。吾思,生之者,善理上天委任大國之事,審斷公正,平盜賊,止惡逆,貧苦之人盡皆養之。如此,合天意,養貧乏,使國家太平,此則報天之大功,己身之大福也。
《武皇帝實錄》卷二載:
太祖削平各處,於是每三百人立一牛錄厄真,五牛錄為一紮攔厄真,五紮攔立一固山厄真,固山額真左右立美凌厄真。原旗有黃、白、藍、紅四色,將此四色鑲之為八色,成八固山。行軍時,若地廣,則八固山並列,隊伍整齊,中有節次。……軍士禁喧譁,行伍禁紛雜。……又立理國政聽訟大臣五員,都堂十員。……凡事都堂先審理,次達五臣,五臣鞫問,再達諸王。如此循序問達,令訟者跪於太祖前,先聞聽訟者之言,猶恐有冤抑者,更詳問之,將是非剖析明白。
這些材料,以及其他記載,表明了八旗制度是在統一女真各部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自然包括了用兵行圍職能,是後金國的軍事制度。努爾哈赤明確規定,所有人員都必須編入八旗,“聚集之眾多國人,皆均勻整齊點數”,分隸各牛錄,禁止隱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