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原本能夠加強國際組織的改革。2005年,布什政府改變了政策,認為改革聯合國符合美國利益,於是開始商談一系列熱點問題,為2005年世界首腦會議做準備。約翰·博爾頓(John Bolton)當選為美國支援聯合國改革的代言人。而博爾頓對聯合國持肆無忌憚的批評態度,自然無法使人相信美國支援聯合國改革程序的誠意。儘管如此,美國參與的一些活動還是有助於聯合國改革目標的實現。但是,聯合國改革的許多目標都處於停滯不前狀態,建立和平建設委員會(Peacebuilding mission)等新機構的承諾,以及確立保護公民免於大規模暴行的責任等新的規範,都沒有落實到位。執行承諾不到位的狀況反映了包括美國盟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對加強聯合國作用很不情願,因為它們認為,聯合國改革只不過是美國的一種手段,以便借多邊主義之名,行單邊主義之實。 。。
利益與秩序:美國與主要大國和新興大國的關係(8)
在這一點上,伊拉克戰爭的確投下了深深的陰影。其實,在過去五年裡美國與世界互動的方方面面又何嘗不是如此。布什政府以前曾經宣佈,在21世紀相當長的時期內繼續保持美國的超強實力是美國國家安全的目標。後來,布什政府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交了虛假和誤導性的情報,在沒有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發動伊拉克戰爭。我們曾經與一位美國外交官交流過,用他的話來說,“美國喪失了信任”。美國對國際組織做出了貢獻,比如現在聯合國維和部隊的規模是史無前例的,組建維和部隊費用的26%是美國提供的;再比如像美國在非洲幫助應對艾滋病等威脅,在世界其他地方也開展類似的活動。但是,即便是這樣的活動,也受到了人們的懷疑。
美國的強制性實力是無比強大的,所以,其他國家自然不願意採取行動或是結成聯盟來抗衡美國實力。但是,也很少有國家願意加入到美國陣營之中。即便當它們不得不這樣做的時候,也需要找到一個理由,比如馴服蠻橫無理的怪獸、削弱怪獸可能造成的危險等等。但是類似理由已經不能服人,這在英國已經得到證明。根據有二。其一,英國未能約束美國的外交政策;其二,英國政策在諸多本國民眾以及政府官員中不得人心。而與布什政府關係密切的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 (Tony Blair) 則在政治上遭受了慘重的損失。
許多國家既不願意與那些聲名不佳的反美國家(伊朗、委內瑞拉、敘利亞)為伍,也不願意支援美國的政策和倡議。於是,這些國家便採取了“軟制衡”戰略。這種戰略質疑美國政策的合法性,不承認美國政策包含合法的義務,這樣就削弱了美國根據自己的需要對它們提出的合作要求。許多國家願意看到聯合國成為一個全球對話平臺,大家可以在這裡自由地批評美國違反國際規則的行為。它們並不指望聯合國成為一個解決問題的重要組織,尤其是不願看到聯合國成為解決美國問題的機構。
美國若要得到其他國家合作、加強國際組織,就不能將國際組織僅僅視為美國對外政策的工具,不能為了最大限度地實現美國短期政治利益而對國際組織想用則用、想棄則棄。對於美國對外政策來說,國際組織當然是有用的工具,所以才要予以加強。所有國家都會意識到,美國以及其他所有國家的行為從根本上說都是為了實現國家利益的,沒有一個國家會幼稚到連這個道理都不明白的地步。
但是,單純“工具論”的觀點有兩大缺點。首先,再好的工具箱也不可能提供關於秩序的全景藍圖。沒有大家共同認可的藍圖,旨在促進全球安全和繁榮的國際組織和國際關係就會失去方向,而這一藍圖的根基在於本書提出的負責任主權理念。第二,如果世界質疑美國的意圖或是懷疑美國的承諾,那麼,美國就無法贏得其他國家的信任,也就無法建立國際秩序。在美國之外的各個地域,人們深切期待美國能夠承諾建立基於規則的國際體系,能夠承諾遵守國際規則,能夠持之以恆地支援國際組織。坦率地說,即便是對美國友好的政府也反對美國對國際組織的工具性利用,即當國際組織符合美國利益時就加以利用,當國際組織不符合美國利益的時候,就棄之不顧(並且惡言相加)。 txt小說上傳分享
利益與秩序:美國與主要大國和新興大國的關係(9)
美國如果不是僅僅將國際組織視為自己的政策工具,而是切實支援國際組織,就會因之加強自身的全球領導能力。美國是全球體系中最強大的國家,促進國際秩序符合美國利益。國際秩序可以使權力合法化,保證弱國免受強國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