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公司的利潤也增加許多。而且,他對於上級交付的任務也不再抱怨了。
我們不妨回過頭,設想一下這個故事的另一種結局。
假如公司的總經理不是給施布林更多的責任和更高的職務,而是對他的抱怨不予以理睬,甚至以開除或降級相威脅的話,那麼,公司失去的不只是一個有才能的人,還有一大批瞭解他的人。
因為,施布林的抱怨,是建立在自己不受重用的基礎上,抱怨只是他不滿的訊號,而並非他的缺點或本意。
像這樣的人,你只要重視了他,給他安排合理的職務,他的抱怨就會停止。
用事實堵住下屬的牢騷之口
如果你是一個領導者,假設也有下屬成天發牢騷,指責你為什麼只升遷其他下屬而不晉升他,你就可以讓事實來說話,讓事實來堵住下屬的牢騷之口。
如果下屬在性格上就是一個愛抱怨、愛發牢騷的人,那麼,你應該找機會教育和警示他們,使他們改正。
有些人整天抱怨工資太低、主管看不起他,或者別人升遷了,為什麼自己卻沒有,成天怨這怨那的,而對於自己的分內工作又不能照要求完成。
對於這樣的下屬,如果你是領導者,大可大聲地訓誡他:“你先把自己的分內工作做好,再來找我。”
或者,你可以採用一種更巧妙的方式,去找一個有辦事能力並且任勞任怨的人,然後把同樣的任務分別交給這個人和那個愛發牢騷的人去做。
完成之後,再把他們的結果放到一起,讓大家來比較孰好孰壞,趁機讓那個抱怨者心中清楚:別人升遷是因為他的能力比自己強的緣故,而不是靠什麼私人關係。
有一個生意人想買一批土豆,於是,就派他的兩個學徒去市場瞭解一下行情。
學徒甲去了一會兒就返回了。他一面埋怨今天天氣太熱,害自己跑出一身汗,一面向老闆報告今天市場上土豆的價格,然後便去沖涼水澡了。
學徒甲衝完涼水澡坐到店面,學徒乙才汗流浹背地回到店裡。他不僅向老闆彙報了今天市場上土豆的價格,還把昨天和前天的土豆價格一併告訴了老闆,並向老闆建議說,今天的價格已經是最低的了,恐怕到明天就會漲價。
老闆覺得學徒乙分析得有道理,於是,又叫他去市場上找一個賣主來店裡談價錢。這時,學徒乙卻一指門外說:“我考慮到老闆有可能要買,所以已叫了一個賣主在外面等候了。”
老闆到外面一看,覺得土豆品質不錯,價錢也確實比前幾天低廉,於是就很快地把那個人的土豆買下了。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什麼呢?
喻義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如果你是一個領導者,假設也有下屬成天發牢騷,指責你為什麼只升遷其他下屬而不晉升他,你就可以讓事實來說話,讓事實來堵住下屬的牢騷之口。
製造假資訊讓對手深信不疑
談判中嚴防資訊洩露是談判者的常識,但在某種必要的情況下,可以間接把自己談判立場的細節等,悄悄地、裝作不經意地洩露出去,以達到己方需要的某種目的。
《三國演義》中有段精彩的“蔣幹”盜書情節:赤壁大戰前夕,曹操將水師屯於江北,隨時準備揮師渡江南下。為了探查軍情,他便派蔣幹前去東吳察看動靜,周瑜則趁機施展反間計。
當時,東吳情勢危急,由於北兵不習水戰,東吳唯一的制勝之道便是“火攻”。但曹操用了張允、蔡瑁兩個頗有能耐的水軍都督,絕對不會將船一隻只連著鎖在一起,以便己方火攻。
周瑜正在為此事著急時,忽聞昔日同窗蔣幹來訪,心中懸著的巨石終於落地。
周瑜與蔣幹相見,少不得痛飲一番,以敘同窗之誼。不久,周瑜假裝不勝酒力醉臥床帳之內,鼾聲大作。
蔣幹受曹操之命到東吳來探視虛實,自以為已經把周瑜灌醉,可以暗中進行調查了。夜晚萬籟俱寂,他見周瑜醉臥不醒,就拿起放在桌上的一封書信,偷看起來。
不看則已,一看不由得驚出一身冷汗,原來竟是張允、蔡瑁私通周瑜的書信。由於事情緊急,他便趕緊過江覆命了。
曹操看了書信後勃然大怒,頓時心生殺機,當即命人將新任水軍都督張允、蔡瑁捉來轅門斬首。
訊息傳到周瑜耳裡,周瑜自然欣喜若狂。
曹操仰賴兩位新任水軍都督進攻江南,東吳水師兵微將寡,自然不敵。周瑜於是乘蔣幹來訪之時,偽造曹操水軍都督請降書信,信中內容全是“即將操賊之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