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4/4 頁)
,哪怕最後一次。
滿心痛楚的隆裕向眾大臣點頭回禮,說:“袁世凱能把局面應付到今天,為國家為皇室都出了不少力。如今議和能讓南方滿意,做到優待皇室的優待條件,也是不容易的。我和皇上為了全國老百姓早一天得到安頓,國家早一天得到統一,過太平日子不打仗,所以我按議和的條件把國家的大權交出來,交給袁世凱辦共和政府。今天頒佈詔書,實行退位,叫袁世凱早點出來,讓天下早點安寧吧!”
她還在說肯定袁世凱的話。也許是並不知袁世凱深藏的一貫用意,真的感謝袁世凱鞠躬盡瘁;也許是心中雖對袁世凱的行為也有所悟,但考慮到退位之後無權無勢的皇室還希望袁世凱關照,也只能如此措辭。
說完,隆裕慢慢站起來,把詔書向胡惟德遞去,由胡惟德再交給袁世凱,照會各國使館。這一交,大清就要正式壽終正寢,遼闊的大好河山,再也不姓愛新覺羅了。儘管早已接受了這個無奈的事實,也做了百般的掙扎,到親手交出二百六十八年的江山的這一刻,隆裕再次心如刀絞,眼淚奪眶而出,泣不成聲地說:“祖宗!祖宗啊……”
退位詔書全文如下:
“前因民軍起事,各省響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特命袁世凱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兩月以來,尚無確當辦法,南北睽隔,彼此相指,商輟於途,士露於野,徒以國體一日不決,故民生一日不安。
“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議於前;北方諸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用是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之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
“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宣佈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又安,仍合漢滿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閒,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
這個詔書由光緒二十年(1894年)狀元張謇的幕僚、留日才子楊廷棟起草初稿,張謇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