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部分(第2/4 頁)
侵,大清該如何應對?把這些藩屬國拒之門外?任由他們遭受歐洲各國的侵佔掠奪?還是出兵援助,幫他們抵抗歐洲人的入侵?”
老十三胤祥不失時機的接過話頭道:“皇上,沿海諸藩屬若是遭受歐洲入侵,大清絕不能袖手旁觀,否則將後患無窮。”
貞武瞥了他一眼,沉聲道:“歐洲各國大舉入侵,並非是危言聳聽,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等歐洲強國對我大清的富庶早已垂涎三尺,不過是懾於我大清的強大,不敢輕舉妄動而已,歐洲傳教士源源不斷的來到我大清,荷蘭佔我臺灣、西班牙佔我呂宋,便是最好的證明。
一旦歐洲各國弄清楚我大清與沿海各藩屬國的實際關係,必然要大舉人侵沿海藩屬國,屆時,不救則有唇亡齒寒之慮,救,為一個僅只是徒有虛名的藩屬國而興師動眾、勞師糜餉,不說朝中大臣反對,海軍的官兵也會有怨言。”
聽到這裡,在座的一眾人也都明白了貞武的意思,他這是要將大清周邊的藩屬國都納入大清的疆域,整合成一塊,與歐洲和穆斯林抗衡,一直就想去海軍的胤祥不由大為振奮,如此一來,何愁沒有建功的機會?
廉郡王胤禩和陳元龍、瓦爾答兩個禮部尚書卻是暗暗叫苦,如此一來,禮部和理藩院可就有的忙了,不僅是沿海一眾藩屬國會方寸大亂,就連西藏、回疆、內外蒙古、廓爾喀、哈薩克、尼泊爾、錫金、不丹、浩罕等藩屬國聞知後亦會跟著恐慌,只怕都會譴使來京打探究竟,那還不忙的人仰馬翻?
一眾上書房大臣卻是憂心重重,一句三分天下,貞武的野心也顯露無遺,大清以後怕是不得安寧了,將沿海諸藩屬國都納入大清的版圖,必然戰火不斷,大清好不容易才太平了二十多年,難道又要硝煙四起?再說,吞併藩屬國可不是什麼好名聲,這主子怎的一點也不珍惜羽毛?
心中雖是擔憂,但幾位上書房大臣卻是誰也不敢吭聲,幾人心裡皆是清楚,貞武的擔憂並非杞人憂天,大清的南洋艦隊遠征歐洲,如今尚無絲毫的訊息傳回,誰也不知道會是什麼結局,再說,為了佔領南洋、澳洲,早就跟西班牙和荷蘭開打,與歐洲各國已經是無法善了,交戰不過是遲早的問題。
見眾人不語,貞武接著道:“南洋諸藩地廣人稀,氣候適宜、土地肥沃,乃是天然之糧倉,產量倍於江南,大清要海外擴張,要發展人口,非取南洋不可,朕也不妨明白告訴你們,朕佔領南洋,大力發展噶羅巴,為的便是圖謀南洋諸藩。”
見貞武說的毫無迴旋的餘地,廉郡王胤禩忙開口緩和道:“前朝之所以對沿海諸藩不屑一顧,是未能認識到沿海諸藩的價值,南洋諸藩經過數百年的開發,如今已是堪比江南的魚米之鄉,雖不及江南富庶,然稻米產量卻遠甚江南,更有造船所需的各類木材,日本的金銀銅需富足,大清所鑄銅錢之進口銅材多出自日本,金銀的產量亦是聞名遐邇,如此物產豐饒之地,又是唾手可得,大清不取,難道白白便宜歐洲各國?”
說到這裡,他躬身道:“臣懇請皇上將沿海諸藩屬國一體循西藏、回疆、內外蒙古、廓爾喀、哈薩克等藩屬例,派駐官員輔助治理。”
“皇上。”張鵬翮忙躬身道:“此事不可操之過急,須得徐徐圖之。”
“此事不急於一時。”貞武微微頜首道,心裡卻是暗忖,急也急不來,總得等海軍騰出手來才行,沒有海軍的配合,一切都是奢談,見眾人不再言聲,他便一錘定音,“對沿海諸藩屬的宗藩關係調整就從日本開始,納歲幣、押質、和親,一樣不能少,日本情況特殊,倭王及將軍都要押質,胤禩,你總理理藩院、禮部,此事就由你負責。”
“臣,尊旨。”胤禩忙起身躬身道。
貞武點了點頭,又看向禮部尚書陳元龍道:“朝鮮是最早歸附之沿海藩屬,陳元龍,你先給朝鮮的使節吹吹風,讓他們自己上表請求納歲幣、押質、和親,給一眾藩屬做個榜樣。”
這個榜樣,朝鮮肯做?陳元龍不由暗暗叫苦,忙躬身道:“微臣尊旨。”
一見已成定局,眾人也不願意再做無謂的進言,此事有利有弊,究竟如何,誰也不敢輕易下定論,畢竟南洋的稻米產量大,價錢便宜是明擺著的事,沒必要此時去掃貞武的興致。
馬齊卻是躬身道:“皇上,日本是新歸附之藩屬,又是首開納歲幣、押質、和親之例,是否隆重其事,以利宣揚。”
貞武瞥了馬齊一眼,日本稱臣納貢完全是他的功勞,馬齊這話的意思是想大張旗鼓的宣揚,以提升他的威望,此事倒無必要,改變宗藩體制不知道要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