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頁)
實際上,資料釋出前日成品油價格的上調,已經向市場發出了訊號:當前價格執行仍處於可控水平。因為有關部門曾多次表示,雖然今年將繼續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但對價格調整的時機、節奏和力度將有所控制,以將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在當前通脹預期十分強烈的氣氛下,一季度特別是3月份CPI、PPI資料,雖然讓不少人“鬆了口氣”,認為未來兩三個月價格總水平不大可能出現大幅上漲。但也有專家發出警告:3月份CPI回落並不意味著通脹壓力減小,相反,目前物價仍處於上升通道,短期通脹壓力正在逐步增大。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熊鵬表示,他雖然認同“2010年總體通脹水平將處於相對溫和狀態”這一說法,但他對二季度通脹形勢仍有所擔憂,認為季末物價可能升至全年高點。其理由是,雖然近期食品價格漲勢趨緩,但豬肉價格持續下跌後快速反彈以及西南旱災對短期物價的影響,加上漸增的正翹尾因素,可能會推動CPI續升並於6月至7月份達到年內峰值。而隨著春節後工業加速回升,投資需求依舊強勁,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仍處於上升通道,生產資料價格的持續上漲將主導PPI繼續上行。他說:“中長期來看,總體物價水平仍將持續回升。如果沒有其他突發性因素並在政策及時的調控下,2010年全年CPI同比漲幅可能在3%至4%之間,PPI同比漲幅在5%至之間。”
支援物價上漲的根本動力之一始終是經濟增長勢頭強勁下的需求面回升。熊鵬表示,當前中國經濟已進入新一輪上升週期,雖然中央嚴控新上專案,但大量在建專案的加速建設以及民間投資的進一步啟用,將推動短期內投資繼續強勁增長;國家繼續加大刺激消費政策力度,未來消費平穩增長的趨勢還將保持;受歐美髮達經濟體持續復甦下的補庫存週期影響,出口雖偶有回落,但趨勢仍然較好。內需強勁和外需回暖將進一步“合攏”中國整體的產出缺口,從而導致物價總水平上行。此外,2009年高速增長的信貸投放及其形成的過多貨幣供給也是推動物價上漲的基礎性因素。專家認為,隨著產出缺口的閉合,前期投放的貨幣信貸對物價的推升壓力將很快在後期逐步體現出來。
對於正在發生的西南地區特大旱災,雖然有觀點認為其對全國糧價影響有限,但自然災害等偶然觸發因素引發積蓄已久的通脹壓力,其可能性並非不存在。而且當前受災地區糧食減產已成定局,減產勢必要從其他地方調糧,也會造成部分地區出現糧價上漲現象。除糧價外,蔗糖、有色金屬、電力等方面的供應緊張形勢也會隨著旱災持續而逐步顯現。
尤其需要關注的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漲勢未變,輸入性通脹壓力正逐漸加大。熊鵬分析說,3月份我國製造業PMI購進價格指數為,比上月提升4個百分點,而近期成品油價格再次上調也將進一步拉動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另外,從中國PPI結構來看,鋼鐵價格是重要組成部分,今年鐵礦石和鋼鐵價格大幅上升已是大機率事件,這將進一步加劇未來PPI上行壓力。
在貨幣、需求、成本、災害和國外因素疊加導致的通脹壓力繼續增大的情況下,當前迫切需要做的就是對症下藥,靈活運用多種政策手段加強市場調控,穩定市場預期。
txt小說上傳分享
叩問物價:CPI上漲2。2%,是否意味著沒有通脹?
2010年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其中,城市上漲,農村上漲。分類別看,八大類商品四漲四落:食品上漲,菸酒及用品上漲,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上漲,居住上漲;衣著下降,家庭裝置用品及維修服務下降,交通和通訊下降,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下降。從環比看,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下降。
可能有人會認為這個數字很小,膨脹壓力很小,其實不然。CPI是一個綜合的指數,而要衡量物價對消費者的真實影響,則不僅要看CPI的總水平,更要看其各組成結構的變動。事實上,這一資料已經高於此前分析師的預期。特別是結合1季度的高速增長,人們對未來經濟區域性過熱、通脹壓力凸顯的擔心也逐漸加重。那麼,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CPI這個平均數到底意味著什麼。
我們先來看兩年前的一個事例。2008年上半年,豬肉漲了70%~80%,有的甚至是100%;一般性的生活物品像牙膏之類漲了10%~20%左右。當然這只是代表性的幾樣物品,其他的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生活物品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漲幅,而且,這個不同程度